今年3月底的一天,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老虎沟,一个航模般大小的“小飞机”牵引着一条细细的引线从一座电力杆塔快速飞往数百米外的另一座杆塔,线路下方是数名身着蓝色工服的电网工人,其中一名正在操作遥控装置。这是商洛供电公司采用“八角翼”飞行器为110千伏砚川牵供电工程线路铁塔进行空中架线的现场,这也是该公司首次以机械化放线取代人力放线。
砚川牵工程81基铁塔均位于秦岭深处的群山之巅,线路档距跨越近千米,线路通道内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繁茂,很难进行线路通道清理。不仅如此,线路跨越过程中还涉及许多线路。
为了解决高山大跨越的难题,商洛供电公司决定尝试“八角翼”飞行器为山区铁塔进行空中架线。
施工员李王建说,他从事施工架线10多年了,第一次用到飞行器。该飞行器最高飞行时速为600米/分钟,两基塔之间放引线,只用了不到两分钟。因为飞行器承重轻,所以它所放的线叫做引线,随后要通过这根引线逐条拉偏粗的绳子,绳子逐级变粗,要到第四条粗绳才可以作为拉线去牵拉导线。
李王建说:“这个‘小飞机’放线帮工程省了大功夫,传统放线要沿路清理通道,要人工背钢丝拉绳、背沉重的导线翻山越岭,至少需要30个人5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要15个人3天就可完成。”据介绍,这样放线不仅省人力、物力,而且施工过程中无需进行通道清理等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和难度。“这次我们尝到了甜头,以后有类似工作也要积极使用‘新武器’!”工程项目负责人任勇超说。
镜头三 重手抓安全,安全帽没内壳,全线停工安全整顿
“工程进行了一年三个多月,最多时有8个施工队,一百多号人同时施工作业,却没有出现大小任何事故,连车辆碰挂都没有。商洛电力人创造了一个奇迹。”该工程监理,68岁的赵首创老人感慨地说。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安全是空谈。”项目部把施工安全做为头等大事来抓,他们认真落实“五到位”,施行安全督查集中大整治活动,全力构建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
去年夏天,项目部在检查外委施工队的安全帽时发现,个别民工为图凉快,把安全帽的内壳私自取掉。这件事情看似事小,实质透露的是安全意识的淡漠。项目部要求全线停工一天,进行安全大整顿,从严、从细抓好现场关键环节管控,严把安全质量关,及时纠正各类不规范行为。在关注施工作业的操作细节,并注重在头盔、衣扣、工器具摆放等“小问题”上入手,培养良好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中,公司采取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用鲜活的例子,引导大家常思违章之害,并利用班前班后会强化安全纪律和安全规范,反思作业过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营造健康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防范意识。在检查过程中,该公司还将各施工现场的违章典型事例及时通报到各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公司组织安全监督和生产部门到现场“找茬挑刺”,对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确保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
他们还通过强化施工现场执行力,危险点分析以及标准化作业的严格执行,从源头上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要求现场施工负责人充分利用班前会,提醒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工具,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让施工人员对现场安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严防触电、高坠伤害,及时纠正施工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杜绝现场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生,提升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严格执行保证现场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流程开展作业,确保施工安全。大力加强现场安全动态管理,把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关,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强化作业过程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