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高安市,一位医生退回车祸患者家属的500元红包,却被误以为得了肇事车主的好处。医生鉴于伤者已治愈,给出“可以考虑出院了”的建议加剧了这种猜疑。而在医生按照正常医疗规程,停掉了患者的一些消炎药并
嘱咐病人出院后,患者的两名家属在医院门口堵住医生,将其头打破。(7月25日《新法制报》)
有网友说,医生最难当,对也不是,错也不是,当今社会,扭曲的心态。这一次,网友没有对挨打的医生冷嘲热讽,而是坚定地站在了他这一边。是的,操作流程正规、拒收红包的医生,本该是患者期待的好医生。现在,他却被患者家属打了。只要是非分明的人,都会对他抱以同情。而动辄施以暴力的患者家属,无疑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两位患者家属会施以暴力,除了个体因素之外,恐怕也有网友所说的那种“扭曲的心态”。或许在这两位的眼中,医生总是要收红包。出了车祸,你不收我们的红包,难道是收了肇事车主的红包?医生又正好说“可以考虑出院了”,猜疑于是进一步加重,暴力于是一触即发。由此可见,与其说这位医生是暴力的受害者,还不如说他是某种“红包心态”的受害者。
在电视剧《心术》中,吴秀波说:不管收不收红包,医生还是一样地做手术。他的这番话,我还是相信的。问题在于:一些患者家属往往却是不信的。在口口相传中,对是否送红包一事,患者家属常会“宁可信其有”,总想送出红包以求心安。这种扭曲的社会心态,无疑是可怕的。长此以往,即便是正直的医生,在红包收与不收的问题上,也会陷入两难境地。
2010年曾有媒体报道,山东滕州市中医院杨国梁医生因为拒开回扣药和单位的同事发生冲突,同时还举报医院里回扣成风,他不仅遭到了同事的孤立,被领导批为不团结的个别人,还被怀疑有人格障碍倾向……拒绝回扣的医生,竟被同事孤立、领导批评,这与“医生拒收红包反挨打”,是何等的相似。拒收红包、拒绝回扣的医生,在一些患者、医院眼中,竟然都成了另类,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要想医生拒收红包,依赖其道德自觉、良心发现、或者家属的举报,显然是靠不住的。在我看来,红包与回扣之风所以会日盛,恐怕与法律的长期缺位有关。
拿什么来保护拒收红包的医生呢?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著名导演王家卫的电影《2046》拍摄的时候,一个娱乐记者为了进入拍摄现场拍照,塞给门卫300元,结果被判入狱3个月。是的,唯有像香港这样,对红包和回扣采取“零容忍”,让收受双方都不敢染指时,红包和回扣才可能真正得到遏止。与此同时,“医生拒收红包反挨打”此类的荒诞,恐怕也就不会出现了。(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