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无害化销毁毒品近1吨并披露一批重大案件
六成毒品用邮递“蚂蚁搬家”
昨日上午,广州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暨毒品销毁仪式。会上通报,今年1至5月,在“国门之盾”行动中,广州海关共查获毒品走私案件47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缴获各类毒品34.3公斤,并首次集中披露了一批今年以来查获的走私毒品要案大案。仪式结束后,该关对近年来查获的822公斤毒品实施了无害化销毁处理。
新型毒品比例增加
在现场,笔者看到准备销毁的各类毒品达10多种,既有传统的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也有新型毒品和精神药物类毒品如氯胺酮、冰毒、“红五”等。
广州海关副关长罗银波介绍,这些毒品都是广州海关自2006年9月以来查获的,是该关“猎鹰”缉毒专项行动的部分成果。新型毒品和精神药物类毒品比例显著增加,是近年来毒品走私的一个新特点。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广州海关近年来缴获的各式各样的藏毒工具。这些藏毒工具五花八门,制作工艺复杂,藏匿方式隐蔽,其中,利用改装的音响、手机壳、塑料管等工具藏匿毒品的方式为今年首次出现。
罗银波介绍,今年已查获的毒品案件中,利用邮件、快递走私毒品案件占全部的61%,往往是“少量多次”,“蚂蚁搬家”式的。这也是今年毒品走私案件的一个明显特点。
笔者在现场看到一对拆开的音响,这是今年6月5日破获的一件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邮件渠道走私的毒品藏匿工具。经检查,海关人员在音响中发现了1954克的大麻。
人体藏糊状毒品走私
“不仅邮递渠道藏毒手法多变,今年我们还首次发现了将糊状可卡因灌入避孕套内进行人体藏毒走私的新手法。”广州海关缉私局负责人介绍说。4月,该关破获一宗哥伦比亚籍人体藏毒团伙案,抓获哥伦比亚籍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毒品可卡因2.1公斤。
据介绍,传统的人体藏毒手法,通常是把毒品压制成椭圆的橄榄状,再用避孕套或保鲜膜包扎后进行吞服。而该案的手法是将糊状的毒品可卡因灌入避孕套内扎紧套口后再行吞服。对于这种方式,即使通过CT检查,显示的图像也容易使人误以为是食用了牛奶,或者进行常规胃肠检查时吞食的“钡餐”,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广州海关表示,将按照国家禁毒委和海关总署的部署和要求,继续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在国门上筑牢禁毒防线,将毒品御于国门之外,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大力支持海关的禁毒工作,及时提供涉及毒品走私的线索,海关将对做出贡献的市民给予奖励。
缉毒一线
案件
孕妇应邀出国被骗代人运毒
一名中国女子在朋友聚会中认识一尼日利亚籍男性,很快确定男女朋友关系并怀上孩子。5月初,该男子邀请当事人前往非洲游玩,归国前该男子的“哥哥”交给她一个行李箱让她带回。而当事人没想到的是,行李箱内竟夹藏有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