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居住在周至县上村镇的兴平市人都说,由于没有及时登记户籍,李剑在当地读完小学后,便辍学回家,而今年15岁的李春、7岁的李燕,没有读过书,现在整日在村子附近游荡。
村民张女士说,按照老一辈人的活法,如果李杰夫妇能勤劳、节俭一点,日子也不会过得如此惨淡,也就不会引发“老父锤杀亲儿”的悲剧了。
◎编后父亲锤杀爱子到底是谁的错?
普天之下,哪个做父母的愿意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哪个做孩子的又愿意打骂自己的父母呢?其实谁都不愿意。
试问,这起事件中,究竟是谁错了?父母还是孩子?
“家中18亩地”,“孩子小时候也很乖”,为何孩子还会嫌弃家里穷,嫌弃父母没本事呢?
诚然,父母是有一定的过错的。试想,如果父母勤劳一点把那18亩田地给经营好了,李家还会是那样破烂不堪,家不成家吗?如果做孩子的能够体谅父母然后努力一点,争气一点,找份工作好好赚钱,孝顺父母,或许也不会有这个惨剧发生。
丧失了理性的亲情,沦为互相伤害和仇恨,但无论如何,贫穷都不应成为罪恶的借口,不管是对儿子还是父母。
贫穷不仅仅是父母的错,也与这个社会有关。李家的悲剧并非唯一的,或许只是一个典型而已。
面对这样一个被边缘化的家庭,我们不应该作为一个看客,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因为避免“李家”式悲剧,是一种社会责任。(华商网-今日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