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四海宾朋

中科院院士郑时龄谈世博:建筑艺术价值不逊展品

2010-07-29 09:03:22

来源: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精彩纷呈的风尚展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说。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郑时龄对世博有独到解读。

建筑引领潮流

整体表现价值

“漫步世博园区,来自各个国家、国际组织、城市的建筑,演绎着各自的文化,风情各异,相互交融,这样的氛围,多么难得!”郑时龄感慨地说,园区建筑,也是精彩绝伦的展品和装置艺术,艺术价值不逊馆内展品。

郑时龄认为,建筑造型形象上代表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成为国家和地区的象征。世博会建筑在建筑艺术和技术上的创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空间体验。

历史上,一些世博建筑不仅成为世博会的标志,也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上海世博会规模宏大,展馆数以百计,形成了多元化的世博建筑。各国展馆也更重视建筑的内在本质,注重建筑的生态价值。郑时龄相信,世博会以其建筑的整体意义,表现了世博会的核心价值,并将流传永久。

实验最新建筑

关联中国文化

“全新的建筑实验将引领世界建筑的未来”,郑时龄比喻说,世博会是培育世界级建筑大师的“课堂和实验室”。

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许多优秀建筑师关注的焦点。各国和各地区为自建馆举行的设计竞赛,吸引了许多优秀建筑师和设计师。这届世博会展馆数量之多、风格之多样、创造性之杰出,历届世博会都无法企及。

这是当代世界建筑的最新实验:无论是自建馆、租赁馆还是企业馆,都以建筑展示文化,以建筑语言演绎城市主题。同时,这届世博会有相当多的展馆用传统建筑作为原型,并寻求着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表现。

有意思的是,郑时龄发现,不少外国国家馆的建筑设计,都和中国文化有某种关联:意大利馆建筑的不规则分割,借用了中国的“游戏棒”。西班牙馆的藤条大篮子,巧妙拼接出中国汉字,显示了文化的交融。

郑时龄希望,世博会后能留下一些优秀的世博建筑,留下一片世博公园,作为上海世博的永恒记忆。

提升建筑品质

创造发展范例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世博会的举办场地从原先规划的郊区,改为黄浦江畔工业区,本身就是这一主题的最佳演绎。

上海世博园区,犹如一座设施完备的城市;而举办世博会的整座城市,也建造了数量可观的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使城市空间和建筑品质得到提升。郑时龄说,世博会对上海的历史和城市的发展必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城市更新并整合黄浦江两岸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的范例。

  • 相关阅读
  • 收藏家高培芝的故事: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老者

      有这么一位收藏家,年近古稀,却精力充沛,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和藏品,且直言不讳,至真至诚;这位收藏家,收藏有大量精美珍贵文物,却愿意花重金收购大量的残器和瓷片;而且以保护文物,促进流失海外文物回...

    时间:07-29
  • 双面人张锐的利益江湖

    身份复杂的收藏家与中间人张锐。  张锐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收藏家,另一个是原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张春江的密友。  2010年以前,张锐的身份是广为人知的收藏家。据说他的豪华别墅中,几乎收藏了中国当代所有知名艺...

    时间:07-29
  • 花甲老人收藏火花80万枚

    6000多册连环画成为蒋盛武收藏“新宠”。张水湘 摄本报株洲讯(记者 张水湘)三十年来醉心收藏,藏品蔚为壮观,包括80万枚火花、6000多种粮票、6000余册连环画。“我把我的青春和激情奉献给了收藏,...

    时间:07-29
  • “红色收藏第一人”身陷收藏困境

      期待博物馆或有恒温恒湿收藏室的收藏家来接盘  今年46岁的施永明,此刻不像一位著名的红色收藏家,而像一个痴迷在金山上捡“宝贝”而找不到回家路的无辜孩子。  去年11月那天,中国最大红色收藏品...

    时间:07-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