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特意发函指出“吉美桑珠并非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要求中贸圣佳“停止对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名誉权的侵害行为”。
信托“左手倒右手”猫腻
艺术品投资观念的延伸,让原本只是小众参与的艺术收藏市场,逐步拓展成为更多投资者参与的投资市场。艺术品私募基金、艺术品信托不断涌现并扩大规模,与拍卖行间存在的关联交易、虚假成交偶尔浮出。
目前,艺术品信托的购买和退出通道大多是拍卖行,一般拍卖行对买家和卖家双向收取15%的佣金和手续费,则艺术品信托通过拍卖行建仓和退出则大概需要支付30%的资金成本。不过作为机构投资者,他们在这项手续费上较普通藏家和卖家有一定议价能力。
在北京德美艺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董艺看来,在国外由于购买艺术品可以抵扣税款,所以很多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并不断投资;但在国内艺术品并没有这项功能,所以投资者往往将艺术品投资等同于炒股票、买房子,期望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回报。
只从当代画家手中直接购入作品的德美艺嘉私募基金,类似“一级市场股权基金”。而从拍卖行建仓买入的艺术品信托,则相当于“二级市场股票基金”。
今年上半年发行的艺术品信托的平均投资期限已缩短为2.07年。董艺算了一笔账,一个艺术品信托计划通过拍卖行建仓和退出,大约付出30%的资金成本,投资期限2年,目前给投资者的年化回报率平均为10%,则两年期间这项投资必须上涨50%以上。这对需要中长期投资方能获得高回报的艺术品来说,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
甘学军认为,艺术品基金和信托投资期限越短风险越大,艺术品的价值判断和价格评估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来达成共识,两年并不足以支撑共识的达成。
有的艺术品信托投资顾问公司本身是拍卖行旗下或者关联公司,宣称可以省掉30%的资金成本。
董艺同样对此提出质疑:“拍卖行只需要搭建好平台,一个买卖来回就能收取30%的费用,而且不需要承诺保真。那为什么它要发一个基金把30%的费用分给投资者,其中还需要承担各种管理成本,运输、保险费用,赝品赔付责任、滞销回购责任等?”
这可能说明两点,一是这批建仓的拍品可能卖不出去致使拍卖行收不回30%的手续费;二是有可能虚假成交。
艺术品信托最初是以融资类的方式面世的,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融资类艺术品信托已难觅踪影,今年上半年发行的均是投资类。一些业内人士对此仍表示怀疑,投资类并不一定真正做投资,而且手法更为隐蔽了。
打个比方,某个艺术品信托的投资顾问,实际上早在好几年前就买下了一批价值500万的艺术品。建立信托计划后,投资顾问通过委托的方式将这批艺术品拿去拍卖,再自己出天价1个亿买回来。此时,相当于信托计划的投资人将这笔天价艺术品接手。投资顾问可以将这1个亿拿走使用两年,到期后付给投资者10%的年化收益率即可。因为拍卖行通常不会披露买卖双方是谁,也缺乏市场监管,所以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金游戏和利益输送无法避免。虽然艺术品信托的资料很不透明,但业内明眼人从少量公开资料也可看出一些端倪。比如投资募集资金有零有整的,就很可能就是投资于一项大件艺术品或已在手中的艺术品;再如,投资于犀角象牙等不易流通在国际上被禁止的艺术品,很有可能就是投资顾问原本手里就有这么一批东西。
真伪之间的时间悖论
在如今火热的拍卖市场中,经常出现行内人认为并不是很好的藏品,却被推到很高的价格。
齐白石的作品2012年春季的价格达68万元/平尺,去年春季曾达到历史最高价124万元/平尺。而比如某大拍卖行的一次小拍上,一件齐白石的作品,估价仅几万元,在拍卖行业的潜台词就是,这是有争议的拍品,所以不重视。但这件拍品最后卖到了五六百万元,让传统藏家们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