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坛画苑  »  书画资讯

评论: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评论: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2014-07-28 15:14:55

来源:羊城晚报

事实上,水墨是中国绘画特有的媒介,是中国画家自我精神表达的载体,是中国艺术家民族文化身份的标识。“墨分五彩”是水墨绘画的物质特性,“气韵生动”是它的品格标准,“天人合一”是它的精神旨归。今天,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是传统水墨艺术向当代转换的内在动因和必然要求。

中国水墨艺术国际化面临着双重困境。第一,从地域维度上看,水墨艺术的当代化,或者说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只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而且,中国水墨艺术即使从形式上有所变革,但其本质上仍未脱离中国固有的哲学和审美观念,因而很难找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契合点。第二,从时间维度上看,作为现代性范畴的架上绘画在西方已经基本终结。在今天的世界上,不管是中国水墨画家,还是西方油画家,任何人要想在绘画上获得新的突破都极为不易。

对于中国水墨艺术家而言,水墨的当代化和国际化的转换是一个严峻而迫切的课题。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不被他人所理解,其创作主题无关全人类的普遍关切,而仅仅局限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狭小视野,就不可能被国际学术界所关注。

在我看来,中国水墨艺术不仅要有语言媒介上的创新,更要有精神内涵上的突破。只有突破水墨宣纸的既定媒介,超越“气韵生动”的传统境界,致力于普遍人性的深刻揭示,才能使水墨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毫无疑问,今天的水墨画家在笔墨宣纸媒介中搞创新求突破,其空间和余地都是极为有限的。泼墨是水墨艺术家最喜欢采用的手段,但是这种依赖于水墨与宣纸的相互作用以及水墨流动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形成的图画,始终摆脱不了与空中云彩、太湖石形状和大理石纹理的相似性,并且每个画家的泼墨作品都大同小异。

我们惊喜地看到,在当代水墨艺术创作领域已经出现了包括装置、影像和行为等各种各样的观念艺术样式,但这类创作特别是新媒介艺术从技术上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我们相信,只有从形式上突破极限才能给古老的水墨艺术带来新生,只有从表达上触及普遍人性的深层空间才能让中国水墨艺术走向世界。

  • 相关阅读
  • 如何实现岭南近现代书画的价值最大化

    20世纪初,在古时曾被称为“南蛮之地”的广州,一个震动中外的画派——岭南画派诞生了。时至今天,这个被冠以“岭南”的岭南画派,已经从最初的地域性画派,发展到全国性影力巨大的画...

    时间:07-28
  • 欧群叶:漫说视觉的日常感知和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来到番禺数日,都在画“寻常花草”系列的玉米地作品,几乎是每天4张一米乘一米的斗方,“佳构”连连,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这种创作的状态渐入佳境,我立马在微信中和依...

    时间:07-28
  • 爱德华·霍普《缝纫机前的女孩》

    《缝纫机前的女孩》是爱德华·霍普1921年的作品,现收藏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在美好的艳阳天里,一名坐于窗前的缝纫机前的少女。窗上的黄砖证明此地属于纽约市。通过外部视觉以增进观者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

    时间:07-28
  • 《浪淘沙·北戴河》创作60周年书画摄影展

      7月24日上午,纪念《浪淘沙·北戴河》创作60周年书画摄影精品展在北戴河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来自我市的艺术家们用70余幅不同风格的书画摄影作品来纪念这首不朽的诗篇。中国著名作家蒋子龙、柳萌、薛红等...

    时间:07-28
  • 毕加索长女向博物馆捐赠毕加索作品

      新华网巴黎7月25日电(记者尚栩)经过了近5年的改造扩建,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将于今年10月重新开馆。毕加索长女玛雅·维德迈尔·毕加索25日通过律师发表声明宣布,将向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捐赠两件毕加索的...

    时间:07-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