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直部门  »  精彩瞬间

电力助农富四方 秦岭古道豆腐香

电力助农富四方 秦岭古道豆腐香

2015-01-04 10:40:55

——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助力黑龙口豆腐产业发展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王世华 赵少斌)黑龙口镇地处秦岭南麓,是商洛市商州区的西大门。在古代,这里地连秦楚,物兼南北,是北通秦晋,南及吴越600余里商淤古道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远古骡马帮队穿越秦岭古驿道所存留的点滴印痕至今仍可寻觅。在黑龙口镇,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的豆腐干随处可见,在国网商洛供电公司充沛的电力扶助下,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豆腐系列产品已使秦岭古驿道弥漫出沁人心脾的豆腐清香。
充沛的电力让豆腐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2014年12月16日我们慕名驱车来到黑龙口镇,分别走访了黑龙口镇豆制品加工协会理事余惠民与个体专业加工大户杨冬峰、王汉文。在黑龙口镇秦岭铺村,黑龙口豆制品加工协会理事余惠民介绍说,在黑龙口,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宁可一月不吃肉,不可一日无豆腐”“要想人长寿,就得多吃豆”的农家谚语。这里生产的豆腐制品由于这里独特的高山好水质,白嫩细腻,味甘如饴。豆腐干色泽亮丽,口味纯正。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沛的电力保障使这里的豆腐系列制品已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新活力,也成为地方群众致富的一个主导品牌产业。”
由于秦岭大山海拔高,温差大,适合大豆生长,出产的黄豆粒大、颗圆、饱满,生长周期长,磨出的豆浆营养价值高。再则,黑龙口水质特别好,是高山渗出的天然矿泉水。后来为了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群众便自发地成立起黑龙口豆制品加工协会,走协会加农户的模式。生产的豆腐干品质好,属绿色无公害食品,晾晒后便于运输、储藏,人们喜爱,便口口相传,名声远扬山外,早已摆上了省内外各大超市及批发市场,现在主要远销西安、渭南等地。
余惠民介绍说:“黑龙口镇4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小组,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在做豆腐,仅秦岭铺村390户,就有40多个具有规模的豆腐加工作坊,年产值上亿元。充沛的电力扶持,使得黑龙口的豆腐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吸纳了群众就业,带动了大家发家致富。”
两个80后做豆腐年产值达4000万
今年32岁的杨冬峰两年前和同岁的朋友郭峰经详细考察,看到黑龙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越环境,依托当地地域优势,发展豆腐产业经济,带动地方群众脱贫致富。他们接手了黑龙口镇原来的豆腐加工厂,成立了鑫丰汇豆制品加工厂。
“接手前的这个厂子1999年建成,属黑龙口镇集体所有,因管理跟不上,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销路不好,再一个就是电力设施陈旧老化,严重阻滞了企业的发展。2012年,厂子频临倒闭。”
时年仅30岁的杨冬峰与郭峰筹款100多万元接手了厂子。当时厂子工人走的只剩下两个熟手工人。他们外出考察市场,内部更新陈旧设备,并加强日常工作管理。供电所又及时积极前来帮忙将厂子进户电线换粗换新。黑龙口镇供电所所长郭中华介绍说,农网改造增加了杨冬峰所在台区变压器容量,该村2009年农网升级改造,变压器由50千伏安增容到100千伏安,后又新加布点一个,布点增容1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容量由最初的50千伏安增到200千伏安。
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两年时间,杨冬峰和生意伙伴已使得企业慢慢摆脱困境,迅速扩张,成为了年产值4500多万元的现代化豆制品加工企业。
如今,杨冬峰的豆腐加工厂功率增加近30多千瓦,日均生产黄豆量能达到5吨,已开发出豆腐新系列产品14种,远销西安、渭南等地,销路一年比一年好,不愁卖。
杨冬峰又给我们说道:“现在,农网改造后,电线好了,电压平稳。供电所又给我增加了电容。电能充足,供电所随叫随到,服务又这么好,凭我们现在的产销两旺势头,5年内达到产值上亿是没有问题的。杨冬峰介绍说,他们已经和省供销社签订合作协议,省供销社将为厂子投资300多万元,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下一步,他们要把厂子隔壁村上空闲的3亩地承租,加大规模,扩大经营,申请架装专用变压器,将建成日生产15吨黄豆的流水生产线。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