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2014年8月25日,已是晚上23时,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接到一位消费者投诉,他在某超市购买的牛奶,小孩喝了之后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怀疑是牛奶质量出现了问题,请求药监部门依法调查。接线员没有丝毫马虎,10分钟后,按照《投诉举报受理工作程序》,立即转至该辖区的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法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向受害者进行了反馈。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确立了“以严打促规范、以问责促落实”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实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一票否决,夯实了监管责任。先后与市公安局制定了《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与市检察院、公安局分别召开了联席会议,初步建立起了信息共享、联合打假、法律咨询等良好工作机制。联合公安、质监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2014年年,先后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肉制品、乳制品和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8项,组织开展了处方药销售专项整治、医用氧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五整治以及生产销售假药的专项整治5项。全市累计查办食品药品违法案件411件,捣毁制假窝点2个,取缔无证经营25家,查获假劣药品274种次,不合格食品413种次,移送司法机关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1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实现监管信息化
走进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政务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崭新电子公示机和查询机,上面滚动播放着办理行政许可的项目和结果,对许可的标准、依据、程序等还可以现场查询。经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的许可事项都可以通过政务大厅一个窗口办理,再也不用群众多个科室来回窜了。实现监管的信息化,为广大消费者、监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也是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能力建设年的又一个重头戏。
围绕信息化建设,印发工作方案,制定了《信息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和《政务公开效能责任追究制度》等,对政务网站进行了升级改版,增设了局长信箱、公众留言、民意征集、信息公开等专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发布信息646条。
开通了政务微博,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对广大消费者的投诉和疑问及时组织查处,并进行在线回复,共发布政务微博146条。依托省局信息端口,建立了特药监管实时监控系统,对全市特殊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实施24小时远程监控,严防特殊药品流弊事件的发生。
建立了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系统,对全市的基本药物生产、经营单位的药品来源、数量、流向等做到了全过程监控。目前,生产企业基本药物已全部实行了电子监管码,在73家药店进行电子监管试点。建立了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控系统,设立不良反应监测点998个,县级网点覆盖率达100%,镇办达80%,村级达50%,涉药单位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上报监管部门,提高了对处置突发药害事件的反应能力。建立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电子信息档案,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品种、有效期限、风险防控点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建立了药械抽验稽查系统,对企业产品监督抽样的结果信息实现了全国联网。建立了违法药品广告监测系统,对主流媒体实现24小时网络监测,移送相关部门违法广告263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