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 敏)近年来,商洛海关锚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忠诚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为商洛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商洛海关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海关改革为牵引,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积极推广“单一窗口”“互联网+海关”、属地查检业务及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等一系列创新模式实施监管,将监管作业时间从以往的3小时压缩至1小时,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加强与陆港集团、铁路部门多方联动协作,保障“商西欧”班列货物高效便捷通关,助力3万多只气体发生器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对接口岸海关,促成108吨、货值350万元的核桃仁出口哈萨克斯坦,培育扶持1200套、价值50.4万元的木门及配件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深化运用“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指导辖区企业办理加工贸易业务,2024年商洛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达2.4亿元。持续优化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及加工厂备案,目前商洛市共有13片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达2.22万亩,位居全省第一。联合市商务局深入丹凤县葡萄酒厂和商山红、安森曼酒庄等4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检验检疫要求,推动首批642瓶价值5万元的丹凤县商山红葡萄酒顺利出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