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环境保护局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新产品”的循环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使商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得到有效统一。截至2013年,我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削减2015吨、3303吨,二氧化硫提前超额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2011年来,丹江、洛河、金钱河等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水功能区标准,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我市加强结构减排,坚决淘汰关闭冶金、水泥、砖瓦、皂素等行业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产能生产线,以污染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加快工程减排,充分发挥6县污水厂的减排效益,开展水泥、化工、生物制品、畜禽养殖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完成并完善覆盖市、县区、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在线监测平台体系建设,确保重点企业达标排放,保护好商洛的青山绿水。
市环保局开展全市环保专项整治行动,以大气、废水污染防治、涉重企业回头看、医药制造和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对全市重点企业、10个饮用水源地和9个工业园区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全市通报并实施挂牌督办环境、立案处罚、责令限期整改。对商州、洛南、镇安3个国家重金属重点防控区的环境进行监管,开展全市饮用水源地、丹江地表水重金属环境质量监测,全市重金属环境质量全部达标。加强烟煤禁烧执法检查,目前全市220余台锅炉已有56台使用洁净能源,118台使用无烟煤,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持续推进柞水县小岭工业区、山阳县中村钒业小区、洛南县黄龙钼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落实责任。小岭工业区筹集资金9500万元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对工业粉尘、工业废水、扬尘、地表水等进行整治,地表水、空气质量分别达到了环境质量要求;陕西锌业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设10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对现有供、排水管网进行改造,降低新鲜水用量,有效控制了废水中重金属对丹江水体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