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晓锋 孙杨
村民采收第五茬香菇
夏末秋初,洛南县古城镇草店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特色产业蒸蒸日上,美丽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草店村以产业为引擎,以设施为基础,致力打造“七彩村居”,绘就出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动人画卷。
8月19日,走进草店村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100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泛着银光。棚内,香菇长势正旺,今年已迎来第五茬丰收。一大早,60岁的姜村村民李蜜芳准时来到园区,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我经常来基地干活,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我觉得家门口这个产业园办得非常好,只要我还有能力,想继续在这里干下去。”李蜜芳一边娴熟地采摘着香菇一边说,脸上洋溢着喜悦。
草店村素有“米粮川”之称。2020年,村里依托地理优势,建成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五年来,香菇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这个大棚种植香菇9000多袋,第五茬采摘结束后准备下架。”产业园技术员许秋萍指着一座大棚介绍,“按照当前的行情,基本上净收入在1万元。如果行情好的话,能挣到1.5万至2万元。”
虽已立秋,午后阳光依然炽烈。在草店村秦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烤烟叶肥株壮,青储玉米节节拔高,油葵低垂,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曾经,这里因管理不善,土地撂荒、树木枯死,连年亏损。今年初,草店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对基地进行全面整治与科学规划,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眼下,第一年种植的160亩烤烟已经成熟,村民正顶着烈日采收烟叶。
“我们在原有土地上种植了烤烟、线椒、油葵,还种了青储玉米和多种药材。周围群众来打工能挣钱,我们合作社也有了不错的收入。”秦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罗亚军说。
“桃悠谷”农文旅项目是草店村产业融合的另一大亮点。草店村依托洛南最大的核桃树——树龄1314年的“中国核桃王”,改造民房12座,新建高端民宿10栋,已成为村里吸引游客的亮丽名片。
“这里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环境优美,温度适宜,简直是天然氧吧。‘中国核桃王’知名度很高,被当地保护得非常好,我们经常来这里玩。”游客赵卫锋说。
乡村振兴不仅让村民尝到产业兴旺的甜头,更让身边的环境悄然变美。近年来,草店村完成主干道硬化绿化18.5公里,道路绿化3500米,覆盖95%以上农户;建成日处理千吨的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5公里,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198户民居完成改造,拓宽道路8公里,铺设彩色沥青路4公里。村上还以“赤橙黄绿青蓝紫”为主色调,以浪漫、时尚、趣味的独特风格,为118户群众房屋进行彩绘,使草店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七彩村居”。
“我们草店村面貌越来越好,出门就像花园一样。”村民李秋婵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说。村民罗瑞生说:“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近年来,草店村发展中药材500亩、烤烟600亩、核桃300亩、食用菌200万袋。2024年人均收入1.72万元,并于今年成功通过省级‘千万工程’验收。”草店村党支部书记罗根朝介绍,今日的草店村,房前屋后皆风景,道路河流成景观,整个村庄正以崭新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