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作品《黄金大劫案》杀出进口大片包围,目前票房超过1亿元。图为雷佳音饰演的主角小东北与日本人对阵。
4月份的内地电影市场,在两艘好莱坞“大船”——3D版《泰坦尼克号(微博)》和《超级战舰》的夹击下,国产片《黄金大劫案》《匹夫》《杀生》举步维艰。进入5月,进口大片来势依然凶猛,月初有《复仇者联盟》打头阵,月末有第84届奥斯卡热门影片《雨果》收官,中间则有《三个火枪手》《人狼大战》《黑衣人3》接踵而至。面对好莱坞的攻势,国产电影采取“集体赶档期”的模式,与大片展开肉搏,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3D版《泰坦尼克号》自4月10日在内地公映以来,票房突破10亿元,甚至现在在一些影院还能看到它的身影。《复仇者联盟》截至目前内地票房已达到5亿元。上周末,强势上映的《黑衣人3》把“复仇者”拉下马,首周收入1.5亿元荣登冠军宝座。
反观5月国产片,除《黄金大劫案》以1.5亿元票房侥幸生存外,《匹夫》《杀生》《飞越老人院》《我11》都成了炮灰。值得一提的是《赛德克·巴莱》这部好评率达九成的电影首周票房却很惨淡,后在万达院线的力挺,各路明星、媒体以及观众的“热血”支持下,上座率从首周不足10%上升到36%左右,最终内地票房突破千万元。
一面是国产片铺天盖地的宣传,一面是进口片在宣传上冷然以对;一面是国产片生涩、断裂的剧情,一面是单边宣扬美国拯救世界的老套剧情和价值观。营销、剧情、明星,到底哪个才是推动影片票房的关键动力?
好莱坞
站着把钱挣了
为什么好莱坞电影可以这样强势?3D版《泰坦尼克号》一部翻制片之所以能在国内票房破10亿元,就在于卡梅隆手里握着一剂“情感营销”的“毒药”。4月初,在微博及其他社交网络平台上,《泰坦尼克号》重映已成热门话题, 甚至还有影迷通过网络征集影伴。这勾起了很多人对于那些年我们爱过的电影、爱过人的回忆,也正是这种怀旧情怀,促成了二次营销的成功。
不过,除了3D版《泰坦尼克号》使用情感牌的营销手段,《复仇者联盟》《三个火枪手》《黑衣人3》《人狼大战》等几乎在内地没什么宣传,却依然吸金力不减,套用姜文《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站着,也能把钱挣了”。
对此,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表示,当下内地观众对好莱坞制作已经到了盲从的地步,“只要是好莱坞的影片,不需要过多的宣传和口碑,就能吸引观众买票。”导演宁浩(微博)也坦言,观众的确有迷信好莱坞大片的现象,“观众有盲从的成分,但也有理智的成分,盲从好莱坞大片,总比盲从国内某些大片理智。因为我们连大片的标准也没有。有些电影,你虽然一开头就知道结尾是什么,你也愿意看下去,就看中间发生了什么。好莱坞工业流水线上的‘标配’,往往有这样的本事。”
大陆电影
抱团喊口号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