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刘晓庆,是在电影《小花》中。刘晓庆的出现多少带点横空出世的味道。她青春亮丽、热情洋溢、感情真挚又很有气势,无论形象、气质还是表演都与众不同。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影片《火烧圆明园》。刘晓庆把慈禧塑造得非常立体,打破了人物脸谱化的概念,体现了深厚的表演功力。
如今,中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大批年轻漂亮、有才华的演员涌现出来,他们更能够迎合时下的市场需求。但在“60后”观众心里,刘晓庆是无可替代的、是亲切的,她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成长的那个时代的深厚情感。还有一点,刘晓庆热爱表演艺术,几十年来一直对此执着追求,这在当下的影视圈中非常难得。在她身上依然有过去中国电影人追求的东西,那种对艺术创作认真的态度,是值得当今电影人学习的。
我仍然期待她能够塑造更多银幕形象,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70后”
编剧顾小白:作为年轻编剧,我们看到的刘晓庆可能和前辈们不一样。比方说,我喜欢《芙蓉镇》里的胡玉音,是因为这个角色的性格与刘晓庆的性格有相似之处,但角色又没有被演员遮盖掉,这是了不起的功底。
刘晓庆以前挑剧本的眼光很好。早期的《火烧圆明园》、后期的《武则天》都很适合她,让她成功塑造了慈禧、武则天。其实这样的角色处理不好,很难产生立体、丰满的效果,容易让观众只关注演员本人。比如,伊丽莎白·泰勒就被自己的光环所笼罩,到后来她演什么,观众看到的都是她而不是角色,她被当作一个话题人物来讨论,而非演员。
所以我觉得现在刘晓庆可以挑一些与“女王范儿”拉开距离的剧本,如喜剧剧本。或者演绎一个历经波折、晚景凄凉的母亲,内心却倔强、不服输。以刘晓庆丰富的人生阅历,她完全可以诠释出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观众也可以感受到比“女王范儿”更强烈的冲击力。
《风华绝代》这个剧本倒是很适合刘晓庆。主角赛金花是女强人,但也是边缘人、被社会摧毁的人。角色的丰富度为演员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魅力远远超出了武则天、萧后等。《风华绝代》是刘晓庆近年来选得靠谱的一个剧本。
我并不觉得刘晓庆是属于过去时代的人,未来她可以塑造出更多的经典形象。好莱坞有很多与她年龄相近的一线女演员,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可以在《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演“时尚女魔头”,也可以在《铁娘子》里演撒切尔夫人。和漂亮的容貌相比,梅丽尔·斯特里普更看重表演的立体性和多样性,观众其实更欣赏、更钦佩这样的女演员。刘晓庆一直在保持年轻漂亮的外形,这也算是演员的一种执念吧。如果能够放下这种执念,天地更宽。
北京麦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谢宁:2010年6月,我作为刘晓庆的宣传负责人,开始在工作上与她有接触。在此之前,对刘晓庆的了解,仅仅是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和娱乐新闻中的报道,感觉她是一个能折腾的女人。真正接触后,她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天真,至今仍保留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刘晓庆成名的年代,影视产业还不发达,行业环境相对单纯,时至今日,无论影视环境、传媒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她依旧是个只执着于艺术创作的人,还保持着严苛的自我要求,比如工作绝不迟到,为角色全心投入、奋不顾身。
刘晓庆身上有着四川女子的个性,爽朗、直接、爱恨分明,是个很真性情的人。她经常会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聊天,有时也会在一些小事上斗斗嘴。她只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不世故,更不会去故意讨好或迎合。她也是个很好的闺蜜人选,擅于倾听别人的心事,然后以大姐姐的身份给出建议和指导。无论我们有感情还是工作上的烦恼,她都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