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刘晓庆相继出演了《小花》、《瞧这一家子》等电影作品,声名鹊起。1980年,她正式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时,已是家喻户晓的演员。当年的捣蛋鬼终于成了大明星。
曲曲折折话情史
刘晓庆感情经历丰富,与第一任丈夫王立离婚,与导演陈国军的婚外情,与演员姜文的姐弟恋,都引发了一次次的社会关注。
拍摄电影《南海长城》期间,刘晓庆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解放军总政歌剧团的小提琴演奏员王立。据刘晓庆透露,那时她希望调到北京工作,而那个年代能够实现愿望的途径只有结婚调动。1978年,她借调到北京拍戏的当天晚上,两人就结婚了。婚后第四天,刘晓庆离开王立去外地拍戏,重回北京已经是1年以后。聚少离多为这段婚姻埋下了隐患,1982年,二人正式离婚。
用刘晓庆的话说,“在当时的中国,离婚几乎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那段时间,刘晓庆独自住在北影招待所,“犹如丧家之犬,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人戳我的脊梁骨”。她的房间每天“宾客盈门”,人们对这段破碎的婚姻甚是好奇。“他们不厌其烦地打听我和我丈夫为什么争吵,为什么离婚,盘问一切细节,而我则被迫一千次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及离婚的缘由,就像是一台录音机。这些话立即被作为新闻广泛传播,传回来时已加工得面目全非。”
刘晓庆的第二任丈夫是导演陈国军。1981年,刘晓庆和王立的夫妻感情已经转淡,恰在此时她认识了陈国军。虽然她尚未离婚,陈国军也有妻有子,但两人还是陷入热恋中。第三者的帽子自然扣到了刘晓庆头上。他们排除一切阻力,在1986年办理了结婚手续。但此时,两人之间已经出现矛盾和摩擦。
同年,刘晓庆因拍摄电影《芙蓉镇》认识了比她小10岁的姜文。尽管初出茅庐,但姜文的表演才华已展露无遗。在拍戏过程中,二人假戏真做,感情迅速升温。导演谢晋也看出了端倪,据刘晓庆回忆,当时每拍到一些感情戏时,谢晋就会让他们各自想象对方的样子,然后那场戏就会拍得特别顺利。这段姐弟恋的开始,也注定了刘晓庆第二段婚姻的终结。1989年,她与陈国军离婚。
1994年,与姜文分手后,刘晓庆认识了旅法作家亚丁,2年后分手。1996年,刘晓庆在台湾客串电视剧《包青天》时,与台湾演员伍卫国相识相恋。此后,二人还合作了以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为蓝本的电视剧《逃之恋》,但这段感情也没能走到最后。2000年,比刘晓庆小十几岁的配音演员阿峰进入了她的生活,为了和刘晓庆在一起,已经有妻小的阿峰离了婚。
2002年,刘晓庆因税务问题遭受牢狱之灾。刚进监狱时,她曾托人带话给阿峰,说如果愿意等,她出狱就和阿峰结婚。阿峰则表示,如果刘晓庆愿意可以立即结婚。与此同时,另一个为刘晓庆官司奔走的人是姜文。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斥巨资请到5位资深律师联手为刘晓庆辩护,并请律师转告她,“一定要坚持住”。2003年8月,刘晓庆出狱,2个月后,她和阿峰登记结婚。至今,两人不离不弃,感情稳定。
虽然经历过几段婚姻,但刘晓庆一直没有孩子。
坎坎坷坷人生路
刘晓庆出生前,生父就和母亲分手了,母亲在她3岁时给她找了个继父,家里还有外婆和妹妹。她用“老弱病残”来形容这个五口之家:“外婆从我懂事起年事已高,父亲由于新中国成立前是川东地下党,后来挨批斗被打成了残废。妈妈妹妹身体都不好,就我一个健康人。”
直到报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刘晓庆才知道父亲是继父,她对一心爱护她的继父和母亲充满了感激。尽管不服父母管教,在生活上她却是全家的“主劳力”。她从小给全家人洗衣服,冬天用冷水,“手冻得像10根红萝卜”。“文革”期间,父亲的腿被打断致残,但还是要接受批斗。每次都是刘晓庆把父亲背到楼下,再由母亲背到会场,开完批斗会回来,刘晓庆再把父亲背上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