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口头承诺不能信 四种产品最好别碰

四种产品最好别碰

2013-01-08 16:16:05

  “挂钩类”会放大风险

  据了解,除另类理财产品外,一些外资银行还面向国内的高端客户发售一种与黄金、外汇、股票等投资标的相挂钩的理财产品,通常由一个基础产品嵌入金融衍生工具构成,标的物走势的不确定性和衍生品运作是该类产品的两大主要风险。

  “这类产品通常以事先测算的概率为盈利依据,根据最好预期值向客户进行宣传。一旦市场出现意外波动,那么也容易发生一些小概率事件,导致投资者亏损。很多投资者只是看重了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并没有搞清楚挂钩项目的风险,以至于日后出现了很大亏损并闹上公堂。”刘建华说,外资银行与客户出现纠纷,大多都是因为这类产品引起的。由于这类理财产品设计复杂,而且在操作时采用杠杆模式,会放大风险系数,这也是该类产品面向高端客户的重要原因。投资者在购买这类理财产品时,一定不能盲从,只有自身对挂钩标的以及收益设计条款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判断,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收益。

  -本质

  银行理财不是“庞氏骗局”

  在经历了最近几年的极度繁荣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所隐含的风险已开始引起了各界的注意。中行董事长肖钢近日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银行理财产品在中国是“影子银行”的一种。

  众所周知,“庞氏骗局”的实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的一套骗人把戏。那么,将银行理财产品看成一场骗局是否冤枉了银行呢?

  真相一:银行理财产品确是“借新还旧”

  国内知名金融专家宏皓表示,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名为理财,本质上仍是信贷的变种,很大程度上是信贷额度严厉管制的产物,资金最终用途很大一部分是流向中长期贷款。这类理财产品到期后,其还本资金来源于后续募集的资金。其实,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发新债,还旧债。这样的资金结构很可能会出现所谓的理财产品期限与中长期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容易使产品陷入连环式陷阱。

  真相二:资金循环正常,就不会出现兑付问题

  “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还算稳健。”宏皓说,特别最近几年,除了少数与股票等挂钩的高风险理财产品出现过零收益或负收益,其他基本都能实现预期收益。只要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能维持正常的理财产品销售,资金循环正常,银行就不会出现兑付的问题。“庞氏骗局”是“空手套白狼”,而理财产品是有对应的资产的。另外,短期理财产品其实就是变相的银行“活期存款”。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活期存款一般占比在30%以上,超过1年的定期存款占比也较低,而中长期贷款比例整体在50%以上。所以理财产品的“庞氏骗局”说法不准确,此前也确实极少发生违约现象。

  真相三:风险来自资产池的资产是否真实、优质

  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丁志国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采取持续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然后再用这些资金投资于债券、票据等领域,将投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的方式。银行理财是否属于“庞氏骗局”,主要看银行的资产池是否有真实的优质资产,产品预期收益率是否明显高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理财并不具有“庞氏骗局”的特征。“实际上,任何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银行理财也不例外。”丁志国说。

  宏皓表示,对于银行所募集的资金,投资者并不知道去向,这些资金池成为一个巨大的“黑箱”。银行在向百姓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应误导销售,应让客户享有知情权,履行揭示风险的义务,告诉投资的用途,把可能遇到的风险向百姓讲明白。而普通人在购买时不仅要首先考虑风险,还要弄清楚到底投向哪里。这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一个道理。

  • 相关阅读
  • 银行理财产品门槛超10万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多为10万元以上。据某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在十多款能申购的理财产品中,只有两款5万元起购,其余产品的投资起点全都是10万元,甚至100万元。  据统计,截至5月末...

    时间:06-27
  • 银行理财冲“考核时点” 平均收益全面上升

      随着6月底银行半年考核时点的临近,银行“敛钱”战再次打响。记者了解,上周各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全面上升。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上周22家银行共发行了104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

    时间:06-25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有窍门:四招锁定高收益

      降息“靴子”落地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尽管收益率下降的情况在短期内尚未出现,但去年大热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的趋势却似乎已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而如何及时锁定高收益产...

    时间:06-25
  • 高端产品频现巨亏 银行理财专坑“有钱人”?

      “银行新推出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10%,起购价格100万元,仅限高端客户购买,欲购从速。”看到这样的短信,大多数人会郁闷:高收益都被有钱人拿去了。  不过当事者却不领情。昨日,一位高端理财产品...

    时间:03-27
  • 银行理财爆发式增长存三大隐忧

      在昨日举行的“卓越2011年度金融理财排行榜颁奖盛典”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银行理财爆发式增长固然感到很可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隐含着一些问题,比方说银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