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出现的银行流动性紧张风波已过去了2个月。随着部分短期理财产品陆续到期,银行正渐次兑付到期理财产品收益。记者查阅近期多家银行公开披露的产品到期公告,发现绝大部分都实现了此前的预期收益。不过,在兑付信息披露中,钱荒时期疯狂冲量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个别手续费率暗中高企现象逐渐浮出水面。
理财管理费占收益近6成? 银行称“不用客户出”
8月进入尾声,银行加快了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同时,一批到期兑付的产品信息也渐次公布。以广发银行为例,最近一周有6款理财产品兑付。值得关注的是,该行“盆满钵盈”人民币理财计划兑付信息称,个人普通版60天期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7%,每万元收益93.7元,而银行从中收取的每万元管理费为52.49元。
换言之,投资者5万元本金购买的该款产品,2个月后到期,累计可获收益468.5元,而银行从中收取的管理费则高达262.45元。如加上每万元1.64元的销售费,算起来,银行从中收取的费用,占投资者到手收益的57.77%。
缘何管理费会如此之高?记者昨日以准客户身份咨询广发银行有关人士被告知,“产品是总行研发设计的,每万元52.49元的管理费,由金融市场部收取,不用客户出,也与客户没关系,投资者只要拿到了约定收益就行了。”
理财费用有玄机 超额收益常“被薅羊毛”
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普遍对投资者收取托管费和管理费,到期超出预期收益部分将被银行以“超额管理费”为名悉数收入囊中。通常,银行收取管理费占投资者收益多少呢?据了解,普遍为10%左右。记者随机查阅其他银行新发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发现,一款工行在发的110天期限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25%,托管费为0.02%,销售手续费为0.4%。如果忽略超额管理费,则费用占收益比重约为9.88%。中信一款8月22日已兑付的181天期限产品,年化收益率5.0%,销售服务费为0.50%/年,托管费为0.05%/年,费用占收益比重为11%。
对于部分还收取交易费的银行而言,费用累计占比可能更高一些。以将网点已开到湘潭的上海农商行为例,该行8月27日公告了一期“鑫意”理财福通201322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A133221)的兑付公告称,“在约定资产配置范围内进行产品投资运作,现产品到期顺利处置金融资产,本产品托管费0.05%,交易费0.01%,银行管理费0.66%,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为4.70%。”而翻阅该产品发行时的说明书,该款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期限为152天。这意味着,每5万元理财资金,都将被银行收取149.92元管理费,期间投资者到手收益为978.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