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私人订制》差评引发市场看空 票房与股价背离

《私人订制》差评引发市场看空 票房与股价背离

2013-12-30 11:03:29

来源:新京报

    让观众和投资者吊足了胃口的电影《私人订制》在19日开始上映,但电影的恶评和机构的抛售似乎让投资者始料未及。

    《私人订制》在评价方面逊于预期,机构投资者抛售股票,机构投资者抛出一种观点:投资周期长、现金流不佳、回报预期不稳定的电影内容生产,看起来并不是一门好生意。

    一家市值逾300亿元的公司,一家在院线、经纪、互联网等多方面布局的传媒公司,仍然无法纾解一部贺岁片带来的影响,华谊兄弟的迪士尼或者华纳之路,仍道阻且长。

    机构看片引发信披质疑

    《私人订制》是知名导演冯小刚2013年唯一一部电影,此前也被投资者和观众寄予厚望。在12月19日正式上映之前,华谊兄弟邀请部分券商人士看片。

    机构看片会并非华谊兄弟首创,此前光线传媒也曾多次邀机构人士看片。

    但在机构看片之后的第二天,华谊兄弟股价骤然跌停,当日市值蒸发逾40亿元,其中当天有3家机构合计抛售了近5亿元的华谊兄弟股票。

    部分提前观影的机构人士认为,私人订制逊于预期,影片情节不连贯等。投资者认为,机构看片后获得的这些观感,是导致股价跌停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谊兄弟的电影上映之后曾多次影响股价。2012年《画皮2》首日7000万票房数据曾让华谊兄弟股价涨停,而随后的《一九四二》票房不佳也曾导致股价跌停。

    但此次《私人订制》12月18日大跌则与以往不同,此次大跌并不是由于票房不佳的影响,《私人订制》当时甚至并未正式上映。

    投资者质疑,邀请机构先看片,而后股价出现异动,这种做法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相关机构抛售则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内幕交易)。

    华谊兄弟将提前看片的活动称之为行业惯例。华谊兄弟称,影片公映前是关键的营销节点,举行一系列的首映活动(包括各界代表参加首映式、提前观看影片等),已经成为电影行业宣传发行过程中的惯常操作模式。

    但一名电影评论人士指出,海外的“试映”和华谊兄弟提及的“首映”并不完全一致,以测试效果为主的试映不会提供完整的影片。

    一些投资者认为,如果机构投资者代表先看到了电影,这属于选择性的信息披露。

    中国证监会也关注到了这一情况,中国证监会在20日表示,对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证监会正在进行了解和研究。

    “差评”背后存在内容风险

    对于包括抛售股票在内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从《私人订制》中看到的是对华谊兄弟前景的担忧。

    一个两个机构代表的看法不足以说明全部,但在国内各个主要的电影评分网站上,《私人订制》这部华谊兄弟力推的贺岁片评分极低。

    豆瓣电影的用户给出的评分是5.4分,时光网的用户给出了5.8分,几乎是同期上档的影片中评分最低的,一部评价正常的电影评分一般在7分以上。

    在时光网上,用户给《私人订制》的标签是“三段小品+一段诗朗诵”。

    评价不高引发了投资者对华谊兄弟前景的担忧。此前冯小刚电影一直是华谊兄弟的招牌之一。如此前大卖的《非诚勿扰》系列等,为华谊兄弟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投资者“释老毛”在投资者社区雪球上撰长文评论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而一些更长线的投资者则认为,电影公司不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根本不应该有这样高的估值。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说,电影和手游行业这两个行业的特点是它不是赢家通吃的。

    “搜索是赢家通吃,社交是赢家通吃,商务是赢家通吃的,但是内容产业不一定是赢家通吃的,”邱国鹭说,今年你的电影可能最好看,明年就不一定了,这会根据观众的口味和游戏玩家的口味会不断地变化。

    影评人谭飞认为,对于《私人订制》的吐槽多,是因为网络时代下观众的口味变了。谭飞认为,《甲方乙方》拍摄在16年前,现在大家都玩微信微博,人人都是段子王。“不是冯小刚变了,而是观众的口味变了”。

    邱国鹭说,“即使说你现在今天真的是行业内的老大,老二,老三,但仔细分析一下,很多东西并没有一个持续的竞争优势。”

    邱国鹭等投资者总结,拍电影投资周期长、现金流不稳定、回报预期不确定,从内容的角度看,拍电影不是好生意。

    华谊兄弟在上市之后也对其自身业务进行扩展,其中力拓电影之外的产业链上下游,但半年报上的数据显示,目前其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占比仍达63%。

    2013年市场给予华谊兄弟等公司的估值不低,即使在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华谊兄弟的动态估值仍超过60倍。这样高的估值大部分是在2013年实现的,2013年,华谊兄弟上涨了283%(截至12月26日)。

    票房与股价背离

    虽然吐槽多,片子评分低,票房却并非惨淡。

    最新的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4日,《私人订制》的票房已经逼近4亿元,此时距离公映只有6天时间。

    票房的高企来自于排片量居高不下。一名影视营销公司人士说,由于华谊兄弟早早就透露了《私人订制》的档期,因此国产片纷纷避开了这一时段,避免直接与之竞争,这也造成了《私人订制》上映后并无与之相当的对手。

    华谊兄弟董秘胡明称,《私人订制》首日的排片超过50%,是“史无前例的”,此前华谊兄弟年初大卖的《西游降魔传》排片只占到三分之一场次。

    而电影的排片量与票房的关系紧密。

    中信证券分析师皮舜则分析说,一部影片中规中矩,排片接近三成到四成,如果保持一段时间,票房应该在8亿以上。根据排片规模,皮舜在电影公映前预计《私人订制》能卖到10亿元以上。

    但一些投资者认为,虽然一时的票房仍高,是因为多数观众对冯小刚抱有期待,但华谊兄弟和冯小刚都在消耗观众的期待,这次可以,下次未必可以。

    华谊兄弟总裁王忠磊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华谊兄弟的强处不是拥有资本,也不是有多好的人际关系,大公司有竞争力,是因为他对市场了解和操作的准确度和达成能力,资本只是一部分。

    “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电影决定自己的命运。”王忠磊说。

    不过在股票市场上,华谊兄弟股价从18日之前的34.2元下跌到目前27.29元(26日),股价下跌了20%,市值蒸发近84亿元。

    ■ 延伸

    收购策略或改善业绩波动

    12月24日,华谊兄弟在盘后公布一则收购意向公告,称拟收购浙江永乐影视若干股东持有的永乐影视51%的股权。

    永乐影视是知名制作人程力栋旗下公司,华谊兄弟拟以自有资金3.978亿元收购,估值与此前华谊兄弟收购张国立旗下公司相当,均为当期净利润的12倍。

    胡明称,永乐影视的制作能力非常强,其作品一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比如《隋唐演义》、《封神榜》系列等等;另一类主要作品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比如《焦裕禄》、《大村官》、《雷锋》等。

    从长期看,华谊兄弟正通过并购补充自己的架构。2012年以来,华谊兄弟的收购变得越来越多,这些收购既包括在线音乐、旅游地产和主题园区,也包括游戏和电视剧公司。

    兴业证券的分析师认为,从美国六大传媒巨头的成长路径看,并购是必由之路。

    在电视剧这个领域,并购可以快速扩展华谊兄弟的电视剧业务规模,截至今年年中,华谊兄弟的电视剧业务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11.57%。

    电视剧领域亦是相对分散、集中度较低的领域。华策影视今年披露的一份收购书显示,按照机构平均产量计算,2012年国内持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机构的平均产量仅为0.94部、3.30集,数量众多而资源分散。

    而2010年的材料则显示,电视剧行业排名第一的机构按产量计算的市场份额只有3.9%。

    胡明称,和永乐影视的合并是对华谊兄弟电视剧业务的一个加强。

    但华谊兄弟同样未能处理好信息披露的问题,在收购的公告发出前,华谊兄弟股价尾盘大幅拉升,敏感信息疑似提前泄露。

    新京报记者 吴敏

  • 相关阅读
  • “废粉”走私大案揭开行业性走私链条

    我国粉末涂料行业门槛低,产能过剩严重,多年来粉末涂料企业大多采取所谓“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记者从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行业了解到,2012年我国热固性粉末涂料实现销售总量104 .5万吨,同比增长4.5%。...

    时间:12-30
  • 美国通用旗下霍顿关厂令澳汽车业沮丧

    美国通用汽车最近宣布,其澳大利亚子公司霍顿汽车将于2017年底前停止在澳大利亚的汽车制造业务。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埃克森说,澳元坚挺、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规模小、市场细分、竞争激烈是澳大利亚汽车业面临的“完美风暴”,也是通用决定停止在澳汽车制造业务的主要原因。...

    时间:12-30
  • 审计署:19县逾2亿扶贫资金违规使用

    审计署近日公布了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10月底,6省区19个县共有12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查处,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已整改2.14亿元。据国务院扶贫办介绍,已整改的2.14亿元占违规问题资金金额的92%。...

    时间:12-30
  • 专家称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记者近日在国内多省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过度强调短期效果,大量占用土地、开挖山体,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种倾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立足环保用活标准、避免大填大挖、注重生物防护、建立动态设计概念四方面着手。...

    时间:12-30
  • 2013年货币宽松政策主导全球金融市场

    编者按 2013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近尾声但经济复苏尚无起色、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为最大特点。日本正在着手实行所谓“安倍新政”体制,其特征是更大力度的货币宽松,同时实施财政和结构改革。...

    时间:12-30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年底步入熊市

    大宗商品价格进入四季度后持续走低,进入12月份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行,标普高盛商品指数中的24种大宗商品中,预计有14种出现下跌,跌幅最大的是谷物和贵金属。市场分析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今年熊市格局已定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价格在震荡中走低。...

    时间:12-30
  • 国资委将严惩“不在状态”央企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29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透露,国资委2014年将加强企业的各类考核,对考核不达标、长期亏损、安全生产不...

    时间:12-30
  • 2013年全球贸易投资略高于预期 形势难言乐观

    《2013年世界贸易报告》认为,人口、投资、技术、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和制度是影响全球贸易的重要经济因素。各国必须对主流经济政策作出根本性变革,重回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战略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时间:12-30
  • 金价大缩水比特币疯狂 中国大妈抢金被套

    2013年另类投资话题多多,有亏损累累的投资陷阱,也有几乎是一夜暴富的投机狂潮。...

    时间:12-30
  • 经济全球化:中国成重要贡献者

    2013年的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既有温和复苏迹象,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的问题。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在《纽约时报》网站撰文称,“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前景要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任何时刻都要好。...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