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数十亿 未曾公开保管费支出细则

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数十亿 未曾公开保管费支出细则

2014-08-13 09:15:00

来源:央广网

  (记者刘玉蕾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每年的毕业大军中,很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操心一件看上去不大、但作用重大的事儿——那就是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家”,因为档案关联到能否报考公务员、能否买房等一系列重大生活问题。当然了,给档案安“家”大都要交付一定费用,不过为了安“家”几乎没有人太看重这笔费用。

  大家也许并不知道,这笔档案费可是个“天文”数字:光北京每年收取的档案费就超过1亿元,广州华南人才市场每年收费也有数亿元。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至少达数十亿元。这项应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为何能收取这么高的费用?这笔资金又是如何使用的?

  近年,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生超700万,除了公务员、企事业人员、部分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者等,按规定,其余人都需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缴费上百元。作为其中的一员,“北漂一族”于成毕业四年了,无房无车,现在北京东五环一家公司做产品经理。一提到档案托管费,他连连说有点贵:

  于成:人才市场,就是到毕业那会要放在那个地方,然后就一直没动过,每年被收走两百四十块钱。从毕业到现在大概已经花了也有一千多块钱了吧。

  北京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底,北京市、区县共管理档案170万份,去年起存档费由240元下调到120元,但每年仍可收入上亿元的缴费。尽管目前档案管理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新华社记者查询发现,全国没有哪个省市公开过保管费的使用、支出详细目录。

  在我国,人事档案属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这项本属公益性质的服务,却采用了商业运行的模式。

  

  目前,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处于双轨制的状态。部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他们的档案由单位来保存管理,一般也无需缴纳保管费;而体制外的打工一族则要把档案寄存在人才市场中心,并按年度进行收费。对于一项原本属于公共的公益服务,到底该不该收费?怎样收费?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直言,档案托管费是服务,但做起来不像服务;像买卖,但又不是买卖,还具有垄断性。因弃档、自己保留档案是违法违规的,所以“消费者”甚至没有说“不”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专业人士都认为,属于公共服务的档案管理费有必要取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这个是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应该完全由个人来承担,这也成了阻止人才流动的障碍。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分析:当前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个很奇怪的模式,其本身需要改革。从运行角度讲,纯公共服务的部分应免费;准公益的部分可适当收费,就像办身份证可一次性收取办理费那样,而不是连年持续缴费。

  毛寿龙:面向每一个人进行管理,假定是公共服务的话,免费是可以的;作为一个准公益的话,收取一定费用是可以的,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差不多的。

  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则认为,当前仍可采取收费的模式,更重要的在于必须公开保管费的使用情况。

  李长安:从目前看,管理档案、调配资料以及保管等还是有一定成本的。收到的钱到底用在哪儿了?收支应该向有关部门报告,特别是一些主要的使用方面应该让公众有一个知情权。

  [page title= subtitle=]

  不少从业人员建议,面对一个城市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份纸质档案,丢失、损毁时有发生,在管理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这项制度必须在体制、理念和技术上进行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档案系统也势在必行。

  毛寿龙也强调:档案管理制度要进行变革,重在消除不透明的利益诉求,打破发展的天花板,实行普遍化的管理,以避免出现有单位通过扣档案不让人员调动等情况的发生。

  毛寿龙:档案的开放性和它的服务对象。最好能够实现并轨,事业性单位的档案和其他所有的都是一样的。将更多走公开化的道路,应该提高透明度,对所有人的服务都是一样的。

  • 相关阅读
  • 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成立

    1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家电协会联合筹建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

    时间:08-13
  • 49支创业投资基金今年设立

    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采取中央财政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方式,投资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中小企业,旨在分担创新创业风险,增强创新创业投资...

    时间:08-13
  • "就业难"遭遇"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困局怎么破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就业形势总...

    时间:08-13
  • 地方债务需要软着陆 统筹风险处置方式成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集中、加快释放,这既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结果,也是经济转型阵痛的直接反映,如果不能有效处置与化解,那么不仅会危及宏观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而且还对宏观经济稳增长产生重要负面影响。地方债务需要软着陆,科学统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方式将成为当务之急。...

    时间:08-13
  •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记者12日从国土部获悉,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日前已下发《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今年年底完成规划的基本思路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并起草《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时间:08-13
  • 专家称教育制约大城市户改

    12日,在中国政府网主办的在线访谈中,专家对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张车伟认为,在大城市,教育是制约户籍改革的瓶颈,因为大城市是教育资源非常集中的地方。...

    时间:08-13
  • 35城市住宅库存总量再攀新高

    12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严跃进表示,7月库存压力依然大,部分地方进行了救市措施,使得7月成交量微升,但库存和存销比上升的态势依然存在。...

    时间:08-13
  • 网易败诉被强制执行刊登致歉声明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日前对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向经济参考报社支付败诉赔偿金及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合计41362元,同时,要求网易在新闻中心页面连续48小时刊登致歉声明。...

    时间:08-13
  • 非居民存量气价9月起上涨两成

    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上调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0.4元/立方米,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在存增量气并轨后,国内天然气价格提高,增量气与进口气价持平,甚至可以高于进口天然气,从而有望缓解目前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倒挂现象。...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