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就业难"遭遇"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困局怎么破

"就业难"遭遇"用工荒":结构性矛盾困局怎么破

2014-08-13 08:56:00

来源:光明日报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是,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更是只占5%,技能劳动者总量严重不足。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并将长期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对此表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部分企业招工难、技术工人短缺等现象都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困局因何存在,出路又在哪里?

  上半年多地遭遇“用工荒”

  一家位于中关村的餐馆门上贴着一张招聘启事——“包食宿,月薪3000元至4000元”。餐馆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餐馆要开分店,需要大量的服务员,而且对学历要求不高,踏实肯干就行。“所有员工享受五险一金,过生日有礼金和礼品,春节中秋发红包,工龄满两年的员工,还能休年假,并且天数随工龄递增。”但李先生说,“启事贴了有些日子了,应聘者却不多。”

  据山东、广东、浙江等全国多地发布的上半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显示,重点监测企业用工缺口均有所增大。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传统制造类和一些服务类的企业里,“招工难”与“用工荒”表现得更加突出。据山东省人社厅介绍,山东省二季度用工缺口达26.3万人,同比增加64.6%。广东省人社厅统计测算,二季度广东企业缺工30万至40万人,用工缺口数占在岗总人数的6.3%。

  而在浙江宁波,重点监测企业上半年用工需求同比减少了25%。据了解,受复杂经济形势影响,宁波工业经济增速趋缓,效益下降,监测企业职工同比有所下降,订单增长或持平的工业企业数量减少,企业的用工需求缩小。同时,效益下降加快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宁波不少企业开始注重“机器换人”。

  “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总的劳动力规模都会保持在8亿以上,就业总量压力会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也相当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凸显。”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指出。

  技能劳动者缺口明显加大

  对于多地出现的“用工荒”,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二是合同短期化导致的劳动关系不稳定也加剧了“招工难”。

  “用工荒”问题凸显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度的巨大差距。特别是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此类劳动者的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从2003年起一直保持在年均1.5比1以上,而近年年均比率已超过2比1的水平。

  “中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这个过程中需要普通劳动力的比重大于知识型人才。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约700万人,中专、技校、初中、高中毕业之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有700万人左右,剩下的1000万余人,就是军队转业人员、下岗失业需要再就业的人员和登记失业的人员。这样的劳动力结构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极不匹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说。

  企业用工成本的承受力与劳动者高期望值的矛盾,是导致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行”的重要因素。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供求双方的差距不断扩大,造成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不断增多。同时,由于农业税的免除,加上各项补贴、新农保、新农合等政策影响,农民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许多农民外出打工的动力。

  “招工难”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用人比重一直维持在六成以上,占新生劳动力近一半的大学生根本无法与市场六成以上的中低端需求相对接。许多企业提出急需招收中高层的技术技能人才,但都反映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越不适用。

  “长期以来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主结构已不能适应当今的需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刘福垣指出,“靠低素质的体力劳动来拼资源、拼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认为,企业必须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从而降低劳务需求,缓解用工压力。

  人社部表示,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最现实的途径。“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缺乏技能成了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主要障碍。未来一定要加强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李忠说。

  对于企业来说,“招工难”也倒逼其自身的转型升级。有关专家认为,企业应主动谋求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通过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引进和使用科技含量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产业发展,从而降低对劳务的需求,缓解用工压力。

  此外,要进一步稳固劳动关系,让农民工有稳定的就业,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劳动者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能让农民工留得住,并在企业和城市得到长期发展。(本报记者 邱 玥 本报通讯员 赵 鹏)

  • 相关阅读
  • 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数十亿 未曾公开保管费支出细则

    近年,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生超700万,除了公务员、企事业人员、部分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者等,按规定,其余人都需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缴费上百...

    时间:08-13
  • 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成立

    1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信部信息中心、中国家电协会联合筹建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业应用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

    时间:08-13
  • 49支创业投资基金今年设立

    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采取中央财政参股创业投资基金方式,投资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中小企业,旨在分担创新创业风险,增强创新创业投资...

    时间:08-13
  • 地方债务需要软着陆 统筹风险处置方式成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集中、加快释放,这既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结果,也是经济转型阵痛的直接反映,如果不能有效处置与化解,那么不仅会危及宏观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而且还对宏观经济稳增长产生重要负面影响。地方债务需要软着陆,科学统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方式将成为当务之急。...

    时间:08-13
  •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记者12日从国土部获悉,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日前已下发《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今年年底完成规划的基本思路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并起草《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时间:08-13
  • 专家称教育制约大城市户改

    12日,在中国政府网主办的在线访谈中,专家对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了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张车伟认为,在大城市,教育是制约户籍改革的瓶颈,因为大城市是教育资源非常集中的地方。...

    时间:08-13
  • 35城市住宅库存总量再攀新高

    12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严跃进表示,7月库存压力依然大,部分地方进行了救市措施,使得7月成交量微升,但库存和存销比上升的态势依然存在。...

    时间:08-13
  • 网易败诉被强制执行刊登致歉声明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日前对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向经济参考报社支付败诉赔偿金及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合计41362元,同时,要求网易在新闻中心页面连续48小时刊登致歉声明。...

    时间:08-13
  • 非居民存量气价9月起上涨两成

    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决定自9月1日起上调非居民用气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0.4元/立方米,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在存增量气并轨后,国内天然气价格提高,增量气与进口气价持平,甚至可以高于进口天然气,从而有望缓解目前进口天然气的成本倒挂现象。...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