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揭开“网银资金被转 余额清零”的电信骗局

2015-08-11 11:19:39

来源:腾讯财经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讯(记者华青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诈骗的伎俩可谓花样百出。日前,有网友发帖称,一些骗子来电话让查网银余额,发现余额都被“转走”,于是在慌乱之下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导致资金流失。

 
  上述网友发现,其实钱还在银行的账户里,并没有被转走。是因为骗子侵入工行网银账号,把主账户的资金转成到贵金属保证金里,造成了余额清零的假象。
 
  昨日晚间,工行发布“关于防范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实施欺诈的安全提示”。工行介绍了不法分子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对客户实施欺诈的具体过程,并提醒客户如何防范。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不法分子通过电子渠道贵金属产品对客户实施欺诈的具体过程如下:
 
  1、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客户及账户信息、电子银行登录名和密码,登录客户电子银行进行如意金积存、账户贵金属等贵金属产品的购买(申购)和撤销(赎回),造成发生“扣款”和“退款”的假象迷惑客户。
 
  2、利用掌握的客户及账户信息为客户开通快捷支付或工银e支付,这时验证短信会发送到客户手机。
 
  3、冒充商户客服或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客户,诱骗客户主动告知快捷支付或工银e支付短信验证码。
 
  4、利用掌握的短信验证码盗窃客户资金。
 
  为此,工行提醒客户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为电子银行设置专门的、不同于其他用途密码(如会员密码、电子邮箱密码等)的密码,避免直接使用与本人明显相关的信息(如姓名、生日、常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等)作为密码。如客户发现电子银行有异常登录情况,请及时修改电子银行登录密码。
 
  建议客户定制网银及手机银行登录短信提醒,及时了解您电子银行登录情况。
 
  第二:
 
  为保护交易安全,工行为客户提供了“理财类交易开通U盾(口令卡、工银电子密码器)认证功能”,客户可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安全中心”栏目自助开通。
 
  开通后,客户每次登录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首次使用外汇买卖、网上黄金、工行理财、网上基金、网上国债、网上保险的非查询类交易时,系统将要求客户使用身份认证工具进行验证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电子银行安全。
 
  第三:
 
  妥善保管工银e支付短信验证码,千万不要向包括网络客服、银行工作人员等在内的任何人提供密码内容。
 
  仔细核对工银e支付短信内容与办理业务一致后在工行网站交易页面输入短信验证码。

  • 相关阅读
  • 中央和地方全面支持 体育产业将迎黄金十年

      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确定之前,A股体育相关上市公司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特别是河北张家口的唯一上市公司河北宣工上演翻倍行情;但是当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后,相关体育个股却出现“见光死&rd...

    时间:08-11
  • A股放量长阳一扫阴霾 公募基金持仓待涨

      本周一,A股市场一改前期缩量盘整走势,转而放量大涨。在上涨前一周的震荡行情中,基金仓位整体保持稳定,持仓待涨,单只基金来看,灵活配置型基金成为大幅加减仓的主力。而本周一的“开门红”,则为...

    时间:08-11
  • 揭秘A股上涨推手:公募加仓引发羊群效应

      8月10日,A股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股市的上涨,离不开抄底资金的入场,而入市资金中的一部分来源于公募基金,尤其是国家队借道的华夏、嘉实等5只2000亿基金的建仓,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市场人气;在基金纷纷做多之...

    时间:08-11
  • 一线城市房贷分化:首套松二套紧

      10日,融360发布最新房贷报告显示,进入8月,除北京房贷没有变动外,深圳、上海、广州三城二手房房贷均有明显收紧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房房贷收紧的同时,首套房贷款利率仍宽松。这意味着,随着楼市的回...

    时间:08-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