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投资理财

调查显示:三季度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逼近30万亿

2015-11-03 11:34:23

来源:腾讯财经

   三股份制银行进入综合理财能力前三甲

 
  羊城晚报讯记者刘薇报道:普益财富昨日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等渠道进行总量估算发现,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都较上季度有明显增长,32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总共发行了34391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估计为28.85万亿元。从综合理财能力来看,兴业、民生、招商银行进入前三甲。
 
  股份制银行发行量最大农村金融机构增速最高
 
  数据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发行数量仍然优势明显,但城商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增速则较快。具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发行数量为11318款,较上期下降2260款,占比为32.91%,较上期下降8.35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紧跟其后,发行数量为11270款,占比为32.77%,环比上升2.99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机构发行数量为5228款,占比为15.20%,环比上升3.76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发行数量为6575款,占比为19.12%,环比上升1.60个百分点。本季度,除股份制银行外,其它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都有所上升,占比亦有所上升。
 
  3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17.59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6.90万亿,股份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12万亿,城商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07万亿,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50万亿。从规模上来说国有和股份制银行还是主力军。
 
  对于本季度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的明显增长,普益财富研究员魏骥遥认为,原因可能是来源于部分股市回流资金对流动性要求较高,部分银行增大了短期限产品的发行量,致使本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上升较大。
 
  股市资金或回流债市与货币市场
 
  在理财产品的投向上,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同时组合投资类产品发行数量缩减较多,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有小幅上升。数据显示,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本季度增加2092款至17057款,市场占比上升4.12个百分点至49.60%;组合投资类产品发行数量为11972款,市场占比从42.22%降至34.81%;结构性产品由上季度的3980款微升至本季度4027款,其中的对公结构性产品依然占比较大;融资类产品发行数量共计45款;另有1290款产品未说明资金投向。
 
  “这与三季度股市行情不佳、债市火爆有关。”魏骥遥表示。而伴随着最近一次的降息降准和放开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利率市场化进程已基本结束。他认为金融机构在利率受保护的情况下“规模即效益”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不可持续,存贷业务带来的利差收入占银行利润总额的比例将会不断下降,而资管业务的收入占比将会不断攀升。“毫无疑问这将会成为银行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也将更为考验银行的投资管理能力,同时也会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
 
  股份制银行综合理财能力仍领先
 
  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普益测定的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全国性银行综合排名前十强的,也依然是股份制银行占据绝大多数席位,其中8家为股份制银行,2家为国有银行。
 
  普益分析师李林夏表示,国有银行得益于网点数量庞大,所以在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其在产品收益定价水平、产品的风险控制以及信息披露规范性等方面的表现,较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及少部分大型城商行偏弱。因此综合理财能力排名中,国有银行名次略为靠后。
 
  区域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东莞银行、珠海华润银行、锦州银行、青岛银行、包商银行、南昌银行和南海农商行。

  • 相关阅读
  • 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价格战 城商行咬牙上浮现隐忧

      央行持续降息,让市场陷入了“负利率”时代,但更劲爆的是,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的放开让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拥有了“自主定价权”。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最激进的当属城商行,有些城商行的...

    时间:11-03
  • 百城房价连续6个月回升 深圳暴涨32.66%领跑全国

      近期,楼市频迎利好,市场交易也有所体现。   中国指数研究院11月1日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849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0%,涨幅较上月扩大0.02个百分点。这是百城...

    时间:11-03
  • 利率管制“终结”:银行业将面临更大考验

      不足一年的时间跨度内,央行多次降息、降准,并平稳有序地实现了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力度和频度之大可谓空前。   从实际效果来看,“双降”一方面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确保了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

    时间:11-03
  • 新三板超越IPO成PE退出主渠道 深陷流动性困境

      在IPO开闸预期不明朗的背景下,新三板正成为私募机构退出最主要的渠道,占据了退出案例的半壁江山。随着更多拟上市公司转而申请挂牌,新三板也将获得更多优质的企业资源。   一份报告显示,由于IPO暂停,PE/V...

    时间:1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