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顽疾”不改团购投诉多得惊人
行业分析
DQ与美团网之间发生纠纷从而影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并非个案。在当前火速升温的团购市场,类似的事例时有发生。
去年10月,美团网武汉站推出盛世天爱基础体检套餐,号称价值600多元的项目仅售138元。不少顾客致电该医院准备使用时,却被告知医院根本没有这个活动。而当时,该次团购活动在网上已有2500人抢购。
今年1月7日,糯米网在武汉发布“66元团购巴犀烧烤双人餐券”活动。活动发起后,很快得到18888名网友响应,收到团购金额120多万元。三天后,糯米网却通知,“因合作商户无法提供合约规定中的全部服务,决定取消活动。”
此外,近年来团购市场还时时出现消费者汇出款团购后却一直收不到货、货不对板等问题。团购消费者总结出团购的三大顽疾:消费承诺难兑现、产品有瑕疵、物流跟不上。“以前消费者投诉的重点是假货问题,现在假货投诉率在下降,消费承诺难兑现和物流环节的投诉率在上升。”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团购引发的消费纠纷这一两年也成为投诉热点。据北京市工商局12315、市消协96315日前公布消费投诉显示,团购网站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引发投诉不断,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一共受理投诉54件,平均一天接2起,成为近期一个热点。据介绍,多位消费者投诉称,在一些网站参加了团购商品的活动,但物品却迟迟不送达,团购网站的解释是“配送没有货品了”、“配送压力大,导致无法送到”。
记者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和中国商务信用平台(BCP)上浏览发现,关于网络团购的投诉数量多得惊人。记者在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上发现,短短一个月,关于网络团购的投诉就已近四百条,而在BCP近三个月几百条网络投诉中,关于团购的投诉也占据了大部分,投诉内容主要为合同承诺未达到、虚假信息和产品服务有问题。
低门槛造成“千团大战”消费维权难助长行业歪风
国内团购市场当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混乱期。
据资料显示,2010年初,中国市场才出现第一家团购网站,到了2010年中,市场上也只有100多家团购网。然后,2010年下半年,团购市场进入井喷期,根据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国内团购网站已达1726家,平均每天诞生5.7家团购网站。这一现象被戏称为“千团大战”。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团购网CEO告诉记者,造成网络团购市场混乱的主因之一是门槛低,60块钱就可以买一个域名和空间,30块钱买套团购网站源代码,而CMS(网站模板)更是简单,所有这些加起来,要建一个团购网,最低100元就能解决。“正是因为团购网站的技术门槛很低并缺少监管,所以团购网站才会大批量地涌现,这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
正略钧策行业研究院网络营销顾问唐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团购前景是看好的。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力,缺乏对商户的评价机制,团购问题仍会发生,主要是工信部和商务部没有出台真正地保障消费者和商家的政策。为了争夺更多客户,大网站采取自己“烧钱”方式,以比协议价更低的价格推出团购产品,既透支卖家资源,也透支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