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二
非洲东南亚:“足金”不是千足金
近日旅游回来的朋友投诉:买到了成色不足的金首饰,经鉴别机构仔细询问后,往往得知:产品票据上其实标注了黄金成色,有的三个999(表示其中包含有99.9%的黄金含量),有的三个九加一个五(表示其中包含有99.95的黄金含量),甚至有的金首饰黄金含量只有75%,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8K金,商家并没有骗人。很多国家地区对于黄金首饰的成色定位远没有中国的高,商家为了赚钱,也没有善意地提醒顾客。
由于中国人崇尚黄金的历史悠久,对于黄金首饰的成色要求较高,我们通常意义的足金首饰指代的都是黄金含量达到了99.99%的千足金产品,甚至有不少企业苦心推出万足金,成色高达99.999%。然而,即使在周边的亚洲国家,所谓“足金”的概念也并非统一一致,多数东南亚国家认为,成色达到了三个九的黄金首饰也可以被称为足金。
而在广东游客热衷的欧洲各国,珠宝店中摆放的黄金首饰很少有千足金的类别,绝大多数都是18K金甚至黄金含量更低的货色。由于黄金的可塑性较弱,足金首饰远不如合金首饰那么容易被加工成花色复杂的品种,其他金属的比例越大,其可塑性就越强。对于发达国家的居民来说,生活品位到了一定层次,更追求产品的时尚款式,18K金首饰也就成了铺面上的主力产品。
18K金首饰与足金首饰的外形区别在于:前者金黄中带有红色或灰色,闪亮的程度没有后者高,而足金首饰均是鲜亮的金黄色。
另外,中国内地所说的铂金首饰多数指代的是铂金含量不低于99.95%的产品,但在广大的非洲国家,铂金含量不一而足,95%、90%的产品均有,值得中国旅游者关注。
陷阱三
香港买熊猫金币
价格比广州更贵
各国、各地区的价格体系也并非一致,欧美国家热衷按件收费,部分中东国家均实行“一口价”(标价是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即使同是东亚国家,对于价格、费用、佣金的说法也不完全一致。
中国内地实行价费分离,商场里的挂牌价格只是所谓的“价”,还要加上8~15元每克不等的所谓加工费用。而香港、澳门地区则一分为三,首先是“纯金价格”,再是佣金(一般为纯金价格的2%~3%),最后是饰工(一般为纯金价格的0.5%~1%)。只有把所有的价格加总起来,才能加以换算比较。
一般来说,广州千足金的平均价格会比当日的现货金价高出80元每克,加上费用之后的价格则至少高出90元每克。而在香港,这个差异远没有这样大,其纯金价格只比当日的现货价格高出40元每克,加上工费与佣金也不过高出50元每克。也就是说,平时香港与广州的首饰金价格差异在10%~15%之间,部分产品价格差异甚至接近20%。
但对于金条、金币等投资型产品,港澳地区与广州的差距就微乎其微了。本周二,广州市场销售的原材料金条的价格在350~355元每克之间,记者致电了香港金银贸易场的会员企业,其在港岛所销售的金条价格折合人民币后也需要351元每克。而2012熊猫金币旺销时,香港二手市场的熊猫套币价格高达25000元,远比广州的23500元要贵。
投资者如果想买到物美廉价的黄金产品,可去港澳地区采购金首饰,但不建议购买金条金币,可去非洲采购钻石裸石,但不建议过分关注黄金首饰;追逐时尚的消费者可去欧洲购买18K金首饰,欧洲市场的该类首饰款式繁多,多数产品的价格确实比广州市场更为便宜。(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