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体验式消费渐成趋势 消费者须谨防馅饼变陷阱

体验式消费须谨防陷阱

2013-07-23 16:40:02

  切成小块的熟食牛肉、小纸杯盛放的方便面、一口一杯的酸奶……这些都是大型超市常见的免费试吃食品。“先尝后买,喜欢再买。”多年前,长沙不少超市就推出了这样的试吃理念。而除了试吃,各大商场也针对电磁炉、榨汁机、蒸煮锅等推出了当场试用的贴心服务。

  这样的试吃试用活动,让我们与商品有了更直接、更亲密的接触。告别了旧时站在高高货柜外,指着某样商品向售货员问价的距离感,也正中有“选择困难症”消费者的下怀。如今“先尝后买”的体验式消费服务范围早已从最初的食品区扩大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妆品、按摩椅试用过再买,培训班试听过才定,数码产品教会你再推销。体验式消费,让我们和商品的距离越来越近,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烦恼。

  化妆护肤体验

  1892元为一次免费彩妆买单

  29岁的小晏工作已经7年了,却一直没学会化妆。不久前,在五一广场某商场逛街时,她被一家知名彩妆品牌的化妆师热情地迎进了柜台:我们正在做品牌促销活动,可以送您一次免费彩妆,还能免费教您化妆。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小晏动心了。坐在柜台精致的沙发上,小晏接受了化妆师的贴心服务:“您的眉形很好,只要稍微上点颜色就很漂亮了”、“您的眼睛很大,如果画上眼线,再在眼睑处涂上眼影,会更有神”、“您的皮肤很白,如果用高光粉来修饰脸型,可以有巴掌脸的效果”……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化妆师一边为小晏上妆,一边推销起各类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在小晏的脸上都有试用。看着镜子里越来越漂亮的自己,小晏开始计算着自己究竟要买哪些产品,当听到化妆师“如果一次性购物满1800元,可以成为我们的高级会员,就能享受终身免费修眉服务”的推荐时,小晏终于没能忍住买了一堆化妆品,总共花了1892元。

  “其实,回家仔细一想我就有些后悔了,眉粉300多元一盒,高光粉饼500多元一盒,6色眼影花了400多元,连眉刷都要100多元一支,比外面贵多了。关键是我还不会化妆,产品买回来基本上都没用过几次。”小晏有些懊悔地告诉记者,体验式消费确实带给她不一样的感觉,不过也正是因为贴心的服务让她没法拒绝对方的推销,才一时冲动花了半个月的工资。

  “和网购相比,商场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体验。”这家商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商场体验式消费的重点区域,化妆、护肤专柜尤为特殊。化妆品、护肤品是最贴近皮肤的产品,它的效果只能通过亲身试用得到体会。与其推销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让顾客自己亲身感受。

  课程授课体验

  找到自己更适合的班级

  暑期来临,又到了培训旺季,各大考研、留学、职场等培训纷纷登场。面对繁多的培训班,该如何选择更为适合自身的课程呢?

  家住芙蓉区的方同学是一名准大学生,高考后她并没打算过长假,而是准备提前将英语补一补。可分类繁多的培训课程又让她困扰不已。“补四六级吧,怕有点超前了,可上大学英语预备班又怕太简单。”

  在得知培训班可以提供免费试听课后,方同学很快通过试听确定了自己的暑期课程,那就是报名参加四级基础班。“试听了两节课,我觉得虽然稍微有点难度,但还是完全可以跟得上。”方同学笑着说,果然还是需要自己去听一听,光看互联网上和广告传单上的信息,谁知道课程是不是适合呢。

  据了解,为方便学员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长沙各大培训机构均开设有试听课,不过部分培训班只有在全额付款取得听课证后,学员才拥有试听课的资格,试听课通常为开课前一至两节课,课次在4节课或以下的没有试听课。如试听课觉得效果不好,可以在试听课下课后立即到前台办理转退班业务,这时候是全额退款的,如果超过正常的办理时间,则无法办理正常的全额转退手续。

  • 相关阅读
  • 老凤祥等知名品牌被查 黄金价格藏猫腻司空见惯

      “以前只是觉得很多商场名牌珠宝专柜的黄金比一般店面每克要贵那么几十元,不过没想到他们会操纵金价。”近日老凤祥(600612)、豫园商城(600655)等商家涉嫌操纵金价遭发改委调查的消息,让平时喜欢对黄金...

    时间:07-23
  • 4S店宰人招数:购置税不按成交价 保险捆绑销售

      购置税用原价来计算而非成交价;卖车如卖菜,价格随意砍;强制卖保险……汽车4S店,原本给人印象就是正规销售,放心可靠,虽比二级经销商贵,顾客买车还是宁愿到4S店。记者调查多家汽车4S店,发现诸多乱宰客...

    时间:07-23
  • 汽车贷款“猫腻”多 谨慎对待“零首付”“零利率”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随处可见“零首付”“零利率”的宣传语。专家提醒,消费者购车时要谨慎对待“促销诱惑”,有些优惠会以提高车价、增加手续费等形式来...

    时间:07-23
  • 移动电源产品乱象:杂牌满天 容量虚高 安全难保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要装备”,为解决其电池消耗大、待机时间短的问题,便携式移动电源(以下简称“充电宝”)应运而生。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相关标准...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