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消费维权

民族品牌为何"坑人"? 品牌验身须看"出生地"

民族品牌为何"坑人"? 品牌验身须看"出生地"

2014-08-25 09:59: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原来我们每天吃的用的都是外国货啊!中华民族的品牌没有了,多给老祖宗丢脸啊。”近日,网友东北鹰在一篇网帖中这样留言。

  而网友8192针对同一网帖的留言,正好与上述观点针锋相对:“在咱家生的孩子,就是咱家的孩子。”

  这一网帖的标题为“中国十大坑人‘民族’品牌”,近日在网络,尤其是微信上广泛传播,引起不少网友热议。

  民族品牌为何“坑人”?网帖内容真实性几何?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网帖早已是多年前的旧闻,只是再次被翻出来并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其内容也是漏洞百出,一些“涉事”品牌也因此懒得回应。品牌专家认为,追踪品牌“身份”,最重要的是看其“基因”,即出生地。在当今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下,并不是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改变了品牌内涵。

  网帖内容漏洞百出

  关于名为“中国十大坑人‘民族’品牌”的网帖,搜索发现,2012年7月在网站论坛中曾传播过,也有网友称这是更早前的旧闻。

  记者联系网帖中涉及的相关企业,一些企业表示早已注意到网帖内容,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没必要回应。而在工商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并未查到相关企业的股权构成信息。但根据企业官网及年报等权威消息源,网帖提及的内容漏洞百出。

  网帖提到,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西安杨森是美国强生公司在华最大的子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合资制药企业之一。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网帖使用的描述语言十分激烈,刺激着网友的神经。

  但据公开报道,网帖中提到的收购金额用错了货币单位,以“元”代替了“港元”。并颠倒事实,把“失败”的收购结果说成了“成功”。2008年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拟以179.2亿港元现金收购中国大型果蔬汁生产商汇源果汁。中国商务部2009年3月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网帖特意凸显消息核实的过程。但据权威报道,联合利华虽然拥有中华牙膏的经营权,但却没有商标的拥有权。

  历史追溯回1994年1月,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资金入股,取得了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上海牙膏厂以土地厂房和设备作价1200万美元入股,占有40%的股份。之后双方在品牌上达成了许可经营合同,联合利华取得了“中华牙膏”品牌的经营权,条件是向上海牙膏厂缴纳品牌使用费。

  另外,网帖关于双汇的内容也是不准确的。网帖描述称:“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吃点双汇火腿肠,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

  2006年12月,根据双汇发展公告,河南省漯河市国资委将双汇集团100%股权作价20.1亿元,卖给了高盛集团和鼎晖投资合资成立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在其中占有51%的股份。而到了2007年10月,股权构成发生了倾斜。高盛投资将其在罗特克斯中持有的5%股份转让给鼎晖持有,转让后鼎晖持有罗特克斯54%股份,高盛投资持有46%股份。不得不提的是,鼎晖是一家海外注册的中国私人股本公司。

  其实,近几年,关于外资控股、民族品牌话题的争论时有发生,涉事企业往往也“很苦恼”。但在不少企业看来,在配合政府推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企业引进外资参股并非特例,不应被差别对待。

  品牌“身份”追踪先看基因

  品牌研究专家李光斗表示,民族品牌这个概念在国际上用得比较少,一般用local(本地化)或national(国际化)来划分。品牌属于上述两者中的哪一类,最重要的是看其基因,即品牌在哪儿出生。因为产品有原产地概念,品牌有出生地概念。“网帖中不管品牌被卖了多少次,仍然把它视为中国品牌,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不因为你股权结构的变化,你的品牌就发生改变。”

  李光斗举例称,虽然吉利买了沃尔沃品牌,成了大股东,但不能说沃尔沃是个中国品牌,它仍然是一个瑞典品牌。同样的道理,带有中国基因的品牌,不能因为发生股权结构变化,就认为它变成了一个洋品牌。“说十大民族品牌坑人,吸引眼球的成分浓厚。”

  在无锡品牌学会副会长曹洪东看来,品牌是内敛于心形之于外的东西。内在的部分包括诚信、责任、核心价值等;形之于外包括包装、产品质量功能、技术指标等。品牌外在的内容有时受股权变动等影响发生变化,但内在的软性价值往往根植于品牌成长环境中,很难发生改变。外资控股的本地化品牌,应注意品牌核心价值观的延续发展。

  网帖中提及的品牌,有些当初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时,仅仅是一个商标,还算不上真正的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要注意商标和品牌的区别。不能忽视的是,有些国内的商标,正是借助外资参股的机会发展壮大,成长为一个知名品牌。

  “中国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品牌经济,而不能仅仅成为国际品牌逐鹿的市场。”李光斗说,一个国家要多产生带有自己基因的品牌,数量越多,国家越强大,因为品牌的强大往往表征着经济的强盛。

  □ 本报记者 朱祝何

  • 相关阅读
  • 四川对食药大案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今年年初,刚刚履新四川省食药监局局长姚义贤便对稽查执法提出“监管必须查案查案必须从严”的最高要求。为严格稽查绩效考核,提升执法工作效能,姚义贤要求稽查执法单独进行考核,要从案件数量、案件类型、案件质量等方面,细化考核指标,对执法办案工作严格考评。...

    时间:08-25
  • 信用约束将成市场监管主要手段

    国务院23日公布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旭东认为,《条例》通过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一方面提醒企业履行公示义务,另一方面对社会提示风险。...

    时间:08-25
  • 审计署摸清家底 地方债增速放缓

      记者24日从审计署了解到,审计署2014年上半年对9个省本级和9个市本级2013年6月底至2014年3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结果显示,抽审地区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长3.79%,比2013年前6个月平均增速...

    时间:08-25
  • 我国五金业遭遇多重发展瓶颈 产能严重过剩

    出席本届大会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也希望五金行业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工作,增强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完善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时间:08-25
  • 云南大理以“四进”促质量兴州

    为了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质量发展事业中来,云南大理州质监局在实施质量兴州发展战略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进社区、进家...

    时间:08-25
  • 湖南娄底首家企业在沪Q板平台挂牌

    位于湖南省娄底市经济开发区的湖南新东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报价系统(Q板平台)”上挂牌。...

    时间:08-25
  • 青岛提高千亿级产业链及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2014年上半年青岛市千亿级产业链呈现“六快三稳一降”的运行态势,完成产值5915.9亿元。...

    时间:08-25
  • 网络招商行业步入差异化发展期

    日前,国内领先的网络招商互动信息平台78.cn创业商机网重拳出击,率先在行业推出以“先行赔付”为核心的创业保障计划,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间:08-25
  • “废弃油脂”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

    两周前,波音公司与中国商飞在北京宣布:双方合作的研究机构已经在“废弃油脂”项目上取得突破,开发了一条比与传统油脂直接加氢脱氧更为经济的转化途...

    时间:08-25
  • 现代起亚汽车上半年韩国市场份额时隔7年跌破70%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汽车产业协会25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以韩国国内新增汽车登记为准,今年1-6月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42.7%和26.8%,两大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为69.5%,自20...

    时间:08-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