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立(《文艺报》艺术部主任):大投资、网游改编、一线的特效团队、玄幻神话题材,加上武侠元素、偶像派 的明星阵容、鲜亮的服饰、时尚感强的造型设计,可以说,《古剑奇谭》已经将现在可能吸引年轻观众收视的方式一网打尽了,尤其对之前遨游于网友世界的大批游 戏粉丝来说,能够看到真人演出的电视剧版,对他们来说可能吸引力就更大。但不管形式怎么样,播出平台再怎么变化,还是要“内容为王”。《古剑奇谭》将中国 传统神话故事与古装现实生活、武侠与玄幻、言情与动作,通过一把剑串联起来,而且里面又设置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瑰丽奇幻的画面,还有精彩刺激的特效与 动作场面,将改编后的游戏经典场面再现与演绎,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场想象的盛宴。从该剧的价值取向来看,其中有主人公忍辱负重的坚守,有行侠仗义、抑恶扬 善的责任担当,还有解救危难的牺牲精神。青春叙事离不开爱情元素,该剧传达了传统的东方式的恋爱观,没有以暴力、色情、恶搞等曾经泛滥于网络的元素为噱 头,包括以往青春剧常常备受诟病的语言台词,都注意到了与人物情境的吻合。既有很生活化的语言,也有诗性话的语言,甚至还有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这些都 是根据剧情、人物需要设计的。
神话体裁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神话剧包括穿越剧一度走红网络不是偶然现象。首先是由于年轻观众的观赏需求,凭借影视剧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影 视人纷纷以高科技手段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艺术和技术得以较完美地融合,增强了观赏效果。其次,这样的作品满足了观众的某种情感需求,用一种超 现实的方式来折射现实或者补救现实中的一些缺失,在幻象中改变命运,寻求梦想,实现精神上的寄托。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或者难以实现的精神需求,通过 穿越剧、神话剧得以满足。第三,从创作层面来讲,神话剧是艺术家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追求上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形式。而这二者的结合是非常考验创作者 功力的。《古剑奇谭》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上,可能做得还有些差距,但是我们看出了主创的这种诚意。
当下影视剧已经成为对青年人影响最具强势的力量。长此以往的耳濡目染,对他们尚未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如 何在既提高剧集观赏性与年轻观众粘合度的同时,又提高年轻人审美取向与品位,远离恶俗与媚俗,这既是对文化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的态度。青年观众并非等同 于媚俗,从创作到播出都不应该看轻、低估我们的年轻观众,作品和观众是一个双向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作品就有什么样的观众,反过来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 的作品。现在网络观剧的主流人群是“80后”、“90后”群体,他们的欣赏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走向。网剧对观众的审美应该有一定的引导,要从 单纯的眼球吸引力走向艺术本体的吸引力,培养高素质的青年观众,有了高素质、高品位的观众群体,才会使电视剧作品不再单一,甚至走进一个新的模式化的窄胡 同里。只有青年观众整体鉴赏力的提高,才能带来中国电视剧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田卉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主任):《古剑奇谭》最大的成功首先是为剧网融合作出了有益的尝 试,同时,该剧把仙侠片最后契合在青年人的成长上,也为电视剧类型的融合作出了很好的尝试。该剧是我一直非常期待能够在中国影视剧中形成气候的仙侠片类 型,中国传统的文学当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蜀山剑侠》的小说文本发展到登峰造极,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武侠小说,但是徐克做的《蜀山剑侠》一直没有找到特 别好的途径解决仙侠片的问题。《古剑奇谭》就是把仙侠片最后契合在青年人的成长上,在契合小说的同时,也在类型融合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我们经常看到很 多电影电视剧的类型融合,最后出现不伦不类的产物,但是《古剑奇谭》在发掘题材的时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相反发展得很好。看得出这部剧的主创试图通过这 种表达去发现这个戏背后的一种趋势,以及年轻人如何通过他们自身的互动来建构他们的主流价值观这样一种蠢蠢欲动的前景。这可能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种存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