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海龙:老舍在纽约

海龙:老舍在纽约

2015-01-04 17:22:38

来源:人民日报 海 龙

  在赛珍珠的帮助和鼓励下,老舍开始重新考量写作计划。转眼到了1946年底,访问规定的时间逼近,此时中国内战爆发了。老舍经过了一番考虑后决定先留下来静观时局,同时继续完成自己《四世同堂》的写作。

  辛劳笔耕,经受“炼狱”

  留下来的日子显然没有第一年好过。第一年他是美国国务院请来的客人,风风光光,出入体面而且生活有保障。一旦从访问学者变成了滞留客,待遇就两样了。幸而,老舍有赛珍珠的帮助,在移民局办妥了允许滞留的法律手续。

  大量史料表明,这段时间的老舍很少有朋友往来。他在纽约租了两间公寓房,终日进行艰苦的文学创作。1947—1949年,老舍完成了《四世同堂》的第三部《饥荒》,还创作并参与翻译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戏剧《五虎断魂枪》等。

  按说,老舍那时逃离了中国的战乱,得以在一个和平、安逸的环境下创作,这应该是那时多数中国作家的梦想。老舍求仁得仁,还有什么话可讲呢?的确,老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他的生活时显得很知足。关于《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但事实上,老舍的这段日子并非很惬意。他在写给友人的另外的信里便真实地剖白了自己的内心:“……在此一年半了。去年同曹禺到各处跑跑,开开眼界。今年,剩下我一个人,打不起精神再去乱跑,于是就闷坐斗室天天多吧少吧写一点。……洋饭吃不惯,每日三餐只当作吃药似的去吞咽。住处难找,而且我又不肯多出租钱,于是又住在大杂院里——不,似应该说大杂‘楼’里。不过,一想起抗战中所受的苦处,一想起国内友人现在的窘迫,也就不肯再呼冤;有个床能睡觉,还不好吗?最坏的是心情。假如我是个翩翩少年,而且袋中有冤孽钱,我大可去天天吃点喝点好的,而后汽车兜风,舞场扭腚,乐不思蜀……没有享受,没有朋友闲谈,没有茶喝。于是也就没有诗兴与文思。写了半年多,‘四世’的三部只成了十万字!这是地道受洋罪!”其间,老舍还几次生病——这样的状态和心情,能不生病么!——以至于他在信中叹道:“……这年月,活着死去好像都没有多少区别。假若一旦死去,胃,头,痔不就一下子都好了吗?”丧气成了这个样子!老舍的心情,可以想象是坏到了极点。但是,他还没有绝望:“……酒可不大吃了。吃一点,因为头昏,就会醉;爽性不吃。没有醇酒,似乎也就没有妇人;也好,这样可以少生是非。”

  日子既然过得像老舍描写得那样苦哈哈的,那他为什么不回国呢?老舍自述道:“我想:出来一趟,若能有几本书译出,总算不虚此行。”

  • 相关阅读
  • 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创新和融合两个方面。在紧紧抓住技术、产业、创意创新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实现“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又如何搭建一个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自觉自信地走向世界...

    时间:01-04
  • “打杂哥”痴心文学梦 十年发表作品300多篇

      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内,张新文正在创作,妻子张小艳一直陪伴在身边  从1997年离开安徽老家南下深圳打工,他当过保安、做过电焊工、营业员,2011年来到太仓后,在南郊一家金属制品厂成为一名“打杂工&rdqu...

    时间:01-04
  • 文艺复兴,还看今朝

      文章很有用,可以载道,可以经国,可以不朽。  文人很无奈,总是落魄,总是潦倒,总是受伤。  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利害相关,文风与世风互为因果,文人地位的升与降,犹如检验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一面镜子...

    时间:01-04
  • 2014孔子文化节举行 开展"朱砂启智"等活动

      金秋丹桂飘香。去年9月,上海孔子文化节在嘉定古镇盛装亮相。2014年孔子文化节活动的主题为“金声玉振嘉定儒风”,活动融合礼乐文化、传世 家训、师道传承、经典吟诵等元素,“礼”、&ldquo...

    时间:01-04
  • 《昼之校 夜之校:森山大道论摄影》出版

    我从事摄影已经几十年了,经历过各种时代和场合。那个时候有基于那个时候的“摄影是什么”“进行拍摄的自己是什 么”的问题,它们一直在我的心中纠结着。把它们作为寻找答案的线索后,我又继续拍...

    时间:01-04
  • 媒体融合勇敢试水

      截至2014年6月,我国6.32亿网民中,手机使用率已达83.4%,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终端已成为国人上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手段。  “传统媒体受众正在大规模转向新兴媒体,用户的流失,对长期依靠&lsqu...

    时间:01-04
  • 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践与创造——景德镇田野考察记

    景德镇是我的家乡,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书《飘逝的古镇——瓷城旧话》,因为我目睹自己从小生活过的景德镇正在发生剧烈的变迁,许多老的坯房、瓷窑被拆除,破旧的里弄被改造,一座陌生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向...

    时间:01-04
  • 平凡中求大美 ——胡善馀及其作品捐赠

    油画家胡善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一生沉默而又沉稳的他,几十年孜孜矻矻于创作与教学,沉潜往复、笔耕不 辍,并写就了丰富的艺术人生。近期,胡善馀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女儿胡漪涟将其父的10件...

    时间:01-04
  • 博物馆里看点多 百姓元旦“下馆子”

      2015元旦小长假已经来临。对于北京市民来说,除了可以趁机到外地旅游,市内也有不少看点。其中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就恰逢其时,在2014年末“扎堆儿”推出精彩展览,为大家献上“文化大餐”。 ...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