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理论研究

从“小官大贪警示教育片”看国人“道德修养”的缺失

从“小官大贪警示教育片”看国人“道德修养”的缺失

2014-10-14 10:27:34

来源:商洛之窗

   商洛之窗讯李成宝屈鹏

 
  近期,“小官大贪”警示教育片相继在我县党政机关轮番放映,一时间候福才的名字家喻户晓,其敛财之巨、贪欲之重令人瞠目结舌,最近大家对候福才小官大贪的讨论也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是单位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有人认为是监管不力造成的,还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那么笔者想问,候福才能小官大贪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依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它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此来说,笔者认为候福才能小官大贪的根本原因是其逐渐丢弃了自身“道德修养”这一课程,道德堤坝的垮塌这一内因结合单位制度的漏洞、监管部门的不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外因,促使候福来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众所周知,现在党政机关的择官标准为德能勤绩的考核,但在现实操作中逐渐被演变为“唯gdp”论”,“唯面子工程论”甚或“唯胆量、酒量、背景论”,无形中将能、绩考核高高在上,而将德、勤这一内在的品德修养置于尴尬位置,如果说这种能和绩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政绩,这也无可非议,关键是歪门邪道的“才能”和“注水的政绩”、“鱼粪蛋外面光的工程”,这就不能不让人担忧。那么德能勤绩四者是否有轻重不同、主次顺序还是等量齐观?那么我们听听民间的声音,民间俗语是这样用德能勤绩评判一个人的: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由此看来源自底层的民意无疑将德、勤作为分界线来考量人的品行高低,这和中国两千年来修德养身、以德治国的理念是不谋而和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道德理念经典著作和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古代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善孝爱”等是考核各行各业人士行为的标准,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三教九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救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修养贯穿人的一生,如果一个人在道德上被否定,那么他就会在社会上举步维艰,难以安身立命。然而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也许是政治体制的巨大变革,也许是西方社会理念对现代社会巨大的冲击,即使人们内心还非常怀念甚至期待古代以德治国的理想社会,但在现实社会氛围中传统道德理念逐渐离我们而去,然而短时间内西方的法治理念和社会规范又无法深入国人的内心,在这种新的统一规范的理想信念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的各个群体出现了亚健康状态,有的学者将其总结为十大病态:信仰缺失、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自虐心态,此外,鸵鸟心态、未老先衰的初老症、思考依赖症的问题也有突出表现……优良传统道德在社会各阶层的逐渐远离和缺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官员丧失官德,许多教师丧失师德,许多医生丧失医德,许多商人丧失商德,就连普通大众也难幸免,许多人丧失公德。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位小官大贪的候福才,他从一位贫家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那个年代人人艳羡的大学生,后又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又逐渐升任为建筑业管理科科长,其逐渐积累的才能毋庸置疑,然而也许是受上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丢弃了做官先修德这一重要课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道德堤坝的垮塌,致使他“聪明才能”没有了正确引导和有效约束,就像一列火车,如果说道德指引是正确的方向,动力就像人的才能,德才兼备的人,火车当然向着正确的方向高速行驶,发挥着它应有的正能量,然而丧失了道德逐渐成为有才无德的人,那么火车被指向一个错误的方向,这人的才能愈大,他给社会的破坏性愈严重,候福才无疑就是后面这列火车。以此类推,一旦我们党政机关的择官标准“只重能、绩”不重“德、勤”时,那么就给许多像候福才这样“有才无德”的人可乘之机,他们身在权小部门小贪,身在要职便大贪,使我们党和国家机关在群众的威信大打折扣,所以,重拾传统道德理念,是我们这个社会刻不容缓的使命。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