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马妙成)民间有句谚语讲得非常之好:“低头的是稻穗,扬头的稗子。”稻穗越成熟,头垂得越低,身价越重。只有那些穗子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轻轻飘飘,把头抬得老高,为了不影响稻子的成长,农民们都会把它及时拔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曹操手下的两位谋士杨修和贾诩恐怕多少都有些印象。杨修为什么被曹操诛杀,就是因为他自恃聪明,处处逞能,曹操感觉到他干涉到了自己对接班人的正常选择,所以必须将他杀之而绝后患。而贾诩为什么被曹操所容忍而得到善终,就是因为他懂得外露易损,处处收敛锋芒,即使非要他作决策的时候,他也会将主动权送到遭操手里。对于这样谦卑而低调的人,曹操自然不会对他动杀机。
前不久,在街头看见一位骑电动车的老大爷,被路旁巷子里冲出来的一个骑单车的小伙子撞到在路旁。冒失的小伙子不但不扶起老人,反而气势汹汹对老人吼道:“你骑车也不瞅着点,看把我的车头都撞歪了!”老大爷见小伙子一副要讹人的架势,爬起身子,活动了一下胳膊腿说:“怪我老眼昏花,反应迟钝,你从巷子里突然冲出,我躲避不急,碰到了你车头上,我只是胳膊擦伤了点皮,没伤骨头,无大碍,你若有急事,把车头扳正骑着走吧。”老人几句谦让的话,说得小伙子红着脸走了。围观的行人纷纷遗责小伙子太不像话,而对老人低头示弱、以柔克刚的高招点赞不已。
看来,适时低头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成熟的展示;适时低头示弱不是倒下,而是一种理性的谦让;适时低头示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在体力、精力渐衰的情况下,更应学会适时低头示弱,遇事不要争强逞能,而要以德服人。这样,可以避免不少冲突和麻烦。正如一位贤人说的:适时低头示弱,不会丢掉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