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讯 洛南县委组织部 陶锋
大力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培养造就了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人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做好县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培训机构,打造一流师资。首先完善教学阵地建设(县区主要为党校),改进教学设施,增添先进设备。其次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师资信息库。以党校教师为主同时吸纳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专家、学者组成师资信息库,形成一支能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且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提供充足的培训资源。其次在培训时,尽可能聘请省市优秀专家、学者授课,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优秀基层干部等上讲台,同时注重选聘优秀企业家、知名土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调查分析,实现按需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原则,突出参训人的主体地位。训前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教学反馈等形式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各级干部培训需求,把主动权交给参训干部,让他们对培训的课程设置、学习形式、时间安排等有充分的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同时,做到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课程,丰富内容,突出差别化和特色化,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超前性,避免出现一般化培训,让参训干部能坐住、喜欢学,能用上。
三、加大资金投入,搞好保障服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培训质量和培训积极性的提高。要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增加对培训经费的投入,并根据每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将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减轻参训人员经济负担,提高广大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四、加强评估监督,实现质效双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当前干部培训工作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干部培训质量评估标准,为干部培训质量的评估制定科学依据。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培训结束由参训干部对培训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以及师资是否胜任教学工作等进行评估;第二步培训结束半年后由参训干部对培训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第三步由参训干部的上级和同事对参训者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这样能及时发现并改正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培训工作科学化、效益化。
五、完善激励机制,体现学以致用。首先要完善培训评价体系。改变单纯理论考试做法,启动利益激励机制,把激励贯穿整个培训过程,对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优秀学员推荐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未达到培训要求的进行通报,并进行补训,规定培训合格准予上岗。将干部参训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其次抓好训用结合。将“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定级、不培训不晋升”落到实处。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要求必须达到相应培训课时并通过相关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将此作为拟提任相应级别领导岗位的必备条件;现职干部任期内如不具备相应资格的要待岗、转岗或降级使用。再次是实施目标责任考核。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中,以制度确保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把干部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经常性议题,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