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踪的消息立刻成为世界各大媒体报道的重要新闻,同时也引发了美国海军和“北约”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挪威北部的卡拉谢克地震观测台还记录到了8月12日11点28分至11点30分来自巴伦支海海域的两次地震波。更使“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失踪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俄罗斯军竭尽全力搜寻“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同时,西方各国海军也都派出舰艇开始搜索“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行踪。
为什么俄罗斯海军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踪后显得如此敏感和紧张?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海军对此有这么大的兴趣?
因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承载着先进的军事技术和高科技的秘密。谁能第一个发现“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具体位置,谁就能拥有近距离接触核心军事机密的机会。除此之外,艇上的核反应堆如果发生核泄漏,更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搜寻“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20多个小时里,俄罗斯海军与西方海军在巴伦支海海域也进行着一场秘密的竞争。
2000年8月13日上午9时左右,俄罗斯海军终于找到了沉在巴伦支海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那么,他们是怎么发现沉在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呢?
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总部失去联系20多个小时之后,俄罗斯海军派出的深水营救装置“警钟”号微型潜艇在距海面108米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了已经悄无声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这让俄罗斯军方终于松了一口气。
2000年8月14日,俄罗斯媒体公开报道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事件。当时,还在圣彼得堡等待丈夫回家的奥莉佳得知此事后深受打击。从那一天起,奥莉佳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媒体关于营救潜艇内被困官兵的报道,她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新婚丈夫——海军大尉德米特里?科列斯尼科夫平安无事啊。
如何尽快营救潜艇内被困的官兵使俄罗斯军方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
俄罗斯军方派出的“警钟”号微型潜艇开始沿着“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外围进行声呐搜索。在第9隔断舱的位置听到了轻微的敲击声,而敲击的频点像是摩尔斯电码SOS。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由美国人AlfredVail发明的。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S.O.S。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S是三个短音,O是三个长音…———…,轮船出事时电报员就发SOS,因为这个简单明了,被规定为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当时敲击声就是从“库尔斯克”号的第9隔断舱内传出的。由于第9隔断舱位于潜艇最后部,也许爆炸引发的灾难并没有波及到第九隔断舱。如果“警钟”号微型潜艇通过声呐搜索听到了从这个舱传出的敲击艇壁的信号,就说明艇内还有幸存的官兵。
那么,如果“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内有幸存人员,为什么他们不进行自救呢?
据海军专家介绍,像“库尔斯克”号这样的大型核潜艇在设计时,都配备有完善的逃生设施。一般在潜艇失事后,可以通过4种方式与援救舰艇联系:第一是失事浮标,失事浮标上有电话、失事灯光信号。在潜艇失事时舱内艇员将失事浮标放出,让其浮出水面。水面援救人员可以通过电话与潜艇联系。第二是通过声呐与援救舰艇联系。一般潜艇有水声通话系统,使用超声波通话。但声呐发射需要电力,如果核潜艇失事后它的核动力装置被关闭,那么电力供应也将中断。第三是通过失事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有长约450米的拖曳式天线,能在水下300米以内使用,但是该天线发射时也需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