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被日军强迫为性奴的受害者达40万之众,其中大多数为中国妇女。在这些受害者中,也有不少日本本国女子,她们被强征来到中国成为随军慰安妇受尽煎熬。
随军慰安妇追赶“大部队”,日军慰安所挂出“欢乐店”招牌
据黄先生介绍,这组国内鲜见照片均选自日本每日新闻社1967年版的《日本的战历》一书。其中较为清晰的一张是两位日本妇女撩起裙角涉水的照片,画面中一位个子高挑的妇女,面对镜头还摆出微笑的表情。图片说明大意为:“昭和13年6月18日黄河决堤后,正在追赶队伍的日本慰安妇。”1938年6月9日,国民党为了阻截日军进攻,将黄河花园口决堤放水,使日军第14、第16师团陷入困境,同时也给豫、皖、苏的中国百姓带来灾难。两位日军随军慰安妇也因此掉队,不得不涉水追赶“大部队”。
另一张较为清晰的照片则摄于“昭和13年10月6日”的天津街头。这是1938年的秋天,武汉会战正酣。此时,天津、北京、南京均已失陷。两名背对镜头的日本脂粉女子,在战火纷飞的年月来到中国,她们的命运可想而知。面对镜头迎头走过来的是两名穿长衫的中国男子的诧异目光。
还有两张照片反映的也是1938年,日军慰安妇开始以“欢乐店”的招牌出现在河北石家庄等地,从照片上看“欢乐店”的女子均为穿和服的日本女子。
慰安妇被日军蔑称为“P”,日本“P”专供将校级军官
日本出版物将“慰安妇“诠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慰问过官兵的女人”。其实,这是在着力掩饰其背后的阴暗与血腥。据战后日军战俘交代:日军官兵蔑称“慰安妇“为“P”,英语“Prostitute(娼妓)”的第一个字母。日本“P”,专供日军将校级军官,平均比例为1∶10;朝鲜“P”,供日军下级军官,平均比例为1∶40;中国“P”,供最低层官兵,平均比例为1∶80。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由日本本国女子,还是由中国或其他国妇女充当的慰安妇,她们均是由日本军政组织强征、骗征的奴隶性军妓,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性机器”、“性奴隶”。
日军”慰安妇“始于何时?记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它始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挂牌自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广施自1937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南京首家“慰安房”于1938年正式注册开业。黄先生公布的这组照片也见证了这段历史。也有资料说,“慰安”推行于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之时。1932年4月出版的《新满洲国资源图》中,就有一幅慰安妇“锦州美人连”的照片,是一名日本记者随日军第20师团于1932年1月3日侵占锦州后实地拍摄的。
据多年收集抗战资料的黄明忠介绍,日军侵华时,在汉口积庆里有朝鲜经营的慰安所9间,日本经营的慰安所11间,共有日本、朝鲜慰安妇约280名。该慰安所由日军“陆军中支那派遣军汉口兵站”管理,首任兵站司令是池田龙大佐。
据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统计,在日本14年侵华战争期间,大约有75%的“慰安妇”死于日军的蹂躏,其人数约30万,相当于一次南京大屠杀。
“慰安妇”制度缘何在日军中大行其道
天皇亲自颁布:女人为“战略物资”
“慰安妇”缘何在日军中以合法形式存在,并大行其道?一份当年日本军需大臣手令表明,在日军高层眼中慰安妇属军需品,但不得编号,不得建档。且这一制度是由日本天皇亲自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