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谢地,我们终于知道,"工农民主专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了!
斯大林继续说:“因此,在现阶段,在国民党内部,推行左派分子与共产党员密切合作的政策,具有特殊力量与特殊意义。……没有这样的联合,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革命问题”一二五至一二七页)
不与反革命匪帮--“左派”国民党合作,“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斯大林一步步地--在广州、在上海、在汉口--"保证革命胜利"的方法。
九、打倒左翼反对派,国民党万岁!
共产国际对于汪精卫的“左派”国民党,是怎样看待的呢?它的第八次全体执委会,在弹压呵斥左翼反对派的百忙当中,对于这个问题,给了一个明白的答复。
“共产国际以最坚决的态度,驳斥那些要求中共退出国民党的要求。……中国国民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无产阶级直接与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合作”。
如此这般,斯大林设想的“工农混合阶级政党”,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眼里,十分正确地在国民党身上实现了。
小有名气的拉菲斯,当年俄国内战时,在乌克兰一个白匪政府里作过部长,白匪败了,他来投奔革命。如今是斯大林的红人,在中国督导革命。一九二七年五月,他在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上写道:
“我们俄国的反对派,众所周知,也主张共产党员必须退出国民党。把这种观点贯彻到底的话,早早晚晚必然要拾起一九一七年托洛次基宣传的那个著名口号:“不要沙皇,要工人政府”。把这个口号用在中国,就成了:“不要军阀,要工人政府”。幸好,我们的反对派暂时还没走到这一步。”(“无产阶级革命”五十四页)
拉菲斯讨厌“不要军阀,要工人政府”的说法。分析他和斯大林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倒是可以替他们归纳出下面几条口号:“不要工人,要蒋介石!”“不要农民,要汪精卫!”“不要反对派,拥护国民党!”。
十、斯大林再度解除中国工农的武装
在中国革命的武汉阶段,我们的党和国际领导层是怎么"保证革命胜利"的?听听其塔罗夫吧。底下一段,是我们在公开发表的十五大记录中读到的:
“在整个武汉阶段,中共中央的政策是什么?它的政策归结为"后撤"两个字……
在革命中,在革命斗争最紧张的时期,共产党拿"后撤" 两个字指引它的工作。在这个口号之下,中共先后放弃一个个阵地而无所作为。以下一些事实都是属于这种放弃的:
同意把中共掌握的所有工会、所有农民协会及其它革命组织,转交国民党领导;不得到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准许,不单独行动;自动解除汉口工人纠察队的武装;解散武汉重子团(注四);在国民政府的领土以内,基本上所有农民协会都被反革命势力摧毁了;诸如此类。”
中国共产党的政策,这里描写得极其明白:它的领导,实际上是帮助“民族”资产阶级,摧残人民起义,屠戮优秀的工农战士。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的真象。底下是被删除的一节其塔罗夫发言:
“在这个时候,有一些负责同志,中国同志和非中国同志,发明了所谓后撤理论。他们说:反动派正从四面八方向我们压过来,所以我们必须马上后撤,以保留合法工作的可能;假使我们后撤,我们是能保持这种可能的,假使我们起来自卫或者主动进攻,那一切就全完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末,在中国,武汉的"左派"国民党开始大规模地围剿、消灭工农运动。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斯大林在共产国际全体执委会上说:“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和内容。汉口的国民党及汉口政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心。”(记录(德文版)第七十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