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朝鲜族官兵回国,早在内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除前文提到的姜健外,还有原延边军分区司令员金光侠、原延边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林春秋、原吉林军区延吉警备第1旅1团团长朴洛权、朝鲜义勇队第七支队支队长朴勋日,以及崔光、金玉顺、石东洙、池丙学、姜渭龙等人。这些干部返回朝鲜时,大都随身带有一批部队。如崔光回国时就选拔了200名左右的人员随行,朴一禹也是率领所属部队返回朝鲜的。此外,还有通过别的途径返回朝鲜的官兵,如1947年8月东北局通知调出东北军政大学东满分校100名学员和干部支援朝鲜。这一时期,返回朝鲜的不仅是军人,还有一批朝鲜族工人和农民。1949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吉林省政府的指示,延边地区先后有1299户,4522名工人和农民前往朝鲜,支援朝鲜的经济建设。
部队整建制返回朝鲜是在1949年夏天。是年4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KimIl)以朝鲜劳动党中央代表的名义访问中国,向毛泽东转交朝鲜劳动党的信,请求必要时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师转属朝鲜政府。毛泽东在会谈时指出,在解放军的三个朝鲜师中,有两个师驻扎在沈阳和长春,另一个师正在参加进攻战役。中共随时准备把驻扎在东北的两个师连同全部装备,移交给朝鲜政府。另一个师只有等战斗结束后才能从南方回来,并至少也得一个月后才能调回。毛泽东还提醒说,这些师都不是正规军,训练较差,并建议对军官加强军事训练。毛泽东在这里讲的在东北的两个师便是上述由朝鲜义勇军第一支队改编的166师和第三支队改编的164师。而在南方参加进攻战役的师则是第五支队改编的156师。
1949年7月13日,金日成决定将朝鲜师调回国,沈阳师配置在新义州,长春师配置在罗南。同月,166师官兵在政治委员方虎山率领下从安东入朝,164师在副师长李德山率领下从图们入朝。[34](P878)笔者对当事者高判坤(GoPanGon)访谈记录,2000年7月29日于吉林省蛟河县。这两个师编入朝鲜部队前,都加强了干部的军事训练。164师副班长以上官兵150名从新义州入朝,进平壤炮兵军官学校,学习两个月后,去罗南与大部队会合。笔者对当事人金治茂访谈纪录,2000年7月2日于吉林省磐石县。此外,164师还于5月中旬选拔连、营、团级军事干部到东北军区接受军事训练。6月上旬,朝鲜人民军派教官到长春举办干部训练班,对班、排级干部进行正规化训练。临行前,这些部队又补充了大量兵员。1949年7月,吉林省政府和军区指示,补充部队里的朝鲜族战士,仅延边地区一周之内就有1390人报名参军。详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延边地区大事记(1945.8-1949.8)》,《延边文史资料》。
164师返回朝鲜时,全师实有人员为10831名,长枪5297支,刺刀3456把,短枪588支,机关枪320挺,重机枪104挺,冲锋枪206支,战防枪8支,自动步枪一支,讯号枪14支,枪榴弹筒32个,掷弹筒67个,六零炮87门,火箭炮3门,迫击炮26门,战防炮12门,步兵炮1门,平射炮1门,机关炮2门,马734匹。166师返回朝鲜时,全师实有人员为10320名,长枪6044支,短枪722支,轻机枪281,重机枪91,冲锋枪878支,卡宾枪2支,讯号枪13支,弹筒69个,掷弹筒31个,60炮91门,迫击炮33门,战防炮10门,山炮3门,马945匹。到1950年,已经南下的朝鲜族官兵开始回国。
1950年1月8日,毛泽东还在莫斯科访问时,苏联外交部致电驻朝大使什特科夫(Shtykov):“林彪曾致电毛泽东称,在人民解放军编成内还有16000余名朝鲜族人,并有整建制的朝鲜族部队,总计4个营、27个连和9个排。在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朝鲜族指挥员,有师级2人、团级5人、营级87人,以及连长598人、排长1400人、班长1900余人……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后,朝鲜族人出现波动,有些人要求回国。由于战争即将结束,林彪表示希望把朝鲜族人合并为一个师或4-5个团,派至朝鲜。”该电还指示什科特夫拜访金日成,了解朝鲜政府对林彪此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