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秀女和宫女被选入宫后,要进行培训。宫女的培训内容:一是文化,每天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次日有宫人考查;二是女红,教以刺绣等活计;三是洒扫等杂役活;四是教宫里的礼仪和规矩。不合格的出宫,依次递补。一年后,俊优者侍后妃起居,次者为尚衣、尚饰,再次者做杂役。各有所守,绝不紊乱。出宫之后,任择婚配。
《宫女谈往录》记载,当宫女的有句话:“老太后好伺候,姑姑不好伺候。”“姑姑”是新宫女对老宫女的称呼。专管新宫女的姑姑权很大,可以打,可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
出路:一是晋封主位。有的宫女,被皇帝看上,如明成化帝的纪妃(弘治帝生母)和万贵妃、隆庆帝的李妃(万历帝生母)等,都是宫女出身。清朝规定:“宫女子侍上,自常在、答应,渐进至妃、嫔。”二是获任宫廷女性管理人员的女官。三是年限满了,出宫嫁人。
惩罚:明朝宫中,体罚很多。有宫词云:“十五青娥诵孝经,娇羞字句未分明,纤纤不忍教扳着,夜雨街头唱太平。”所谓“教扳着”,就是受罚宫女面北站立,弯腰伸手,自扳两脚,一弯一立,不停反复,头晕目眩,重者倒地。所谓“唱太平”,就是受罚宫女提着铃,每夜从干清门到日精门、月华门,回到干清宫前,高唱“天下太平”,声音缓而长,与铃声相应,徐行正步,风雨不避。再严重者,处以死刑。
出宫:明朝没有宫女放出的规定,放出宫女,偶尔施行。成化帝即位,大学士李贤上言: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取宫人太多,愁怨尤甚,宜皆放还。于是皇帝才放还一些宫女。自宣德元年(1426年)到天顺八年(1464年),已经38年,才放了这一次。宣德间进宫的宫女,如13岁,这时已年过半百了。
清朝宫女,可以出宫。出宫的宫女,有的是因到年龄,有的是因有病,有的是因笨拙,还有的则是因为犯错。(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