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秘史再现

博帕尔惨剧:三十载后遗“毒”犹在

2014-12-19 14:34:40 来源:青年参考

帕瓦蒂·巴伊举高手臂,上面有一层硬壳,她坚称这是中毒的后遗症,邻居米纳和拉塔点头赞同。在临近工厂的区域,大多数人患有严重的皮肤、眼睛、妇科和呼吸道疾病。

博帕尔惨剧发生4个月后,印度政府宣布,有1430人死亡。1991年,数据被更新为3800多人死亡,1.1万人残疾。美国《华盛顿邮报》则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工业灾难”将导致不少于5万人失去生命。

一场无结论的责任事故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称,要弄清这样一座具有致命危险的工厂,为何会被建在人口众多的博帕尔市,得从一项具有时代特色的决策说起。

1966年,为解决近10亿人的吃饭问题,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推动“绿色革命”,旨在通过促进高产作物的种植结束饥荒,这增加了当地对农药的需求。

同一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与印度当局签订协议,向该国提供1200吨“西维因”农药,并在重要小麦产区博帕尔新建化工厂,于1975年起正式运营。这座工厂占地近24英亩,拥有行政楼、医疗室、车间、控制室、宾馆和化学试验室,十分先进。

然而,“西维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剧毒的化合物——异氰酸甲酯(MIC),这种液体易燃易爆,产生的气体能使人窒息、失明进而死亡。在农药厂,这个曾被用作化学武器的“魔鬼”,就被禁锢在地下的低温不锈钢储藏罐里,总量高达40吨。

事故发生当晚,因工人违规操作,储存罐内压力骤升,造成有毒物质大量外溢。几分钟后,工厂紧急关闭了设备,但挥发性极强的毒气已迅速扩散,事态无法挽回。

接受司法调查时,作为责任方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坚称,事故的起因是“有员工对工厂心怀不满”,故意破坏,而不是安全标准宽松或设计失误。但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桑迪普·卡普尔告诉“Politico”网站,所谓“心怀不满的员工”,从来不曾存在。

美国《纽约时报》1985年的调查也显示,事故发生前几年,联合碳化物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解雇了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人,农药厂的员工数量从近1000人减少到642人。剩下的低薪工人中,许多人只会讲印地语,根本看不懂用英语书写的生产手册和安全标识。为了省钱,管理者还关闭了制冷系统,被腐蚀的机械也未得到及时维修。

编辑:余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