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不是一次会议,简报的纸张和制作费用500万元左右也很值得怀疑。有网友据此做了两道“数学题”,很是长见识。其一,政协会议简报的纸张和制作费用500万元,算下来人均是2000元;而A4纸张每包价格一般在20—30元,每包500张,我们取高,每人平均大概是用掉了60包也即30000张纸,就是说:政协会议期间,用于制作会议简报的纸张是人均3万张纸,30000张啊。当然,这其中没有估算制作费用,但也实在想不出会议简报需要什么额外的制作费用。
其二,2000元买A4纸,按25元500张算好了,能买8万张A4纸。两面打印,按小4号字计算,每页600字,含标题吧?600字乘以8万乘以2,9千6百万字。9600万字的材料,每天什么都不要干,够委员读到寿终正寝了。九天要看2000元成本的纸质材料,还要开大会、开小会、交新朋、会老友、见记者、赴宴请,代表委员恐怕忙得脚不离地也不够。
这个数学题一做,我觉得大家看这节不节约大抵心里有底了。我觉得去年这个时候,就这个问题,人大代表叶青就讲得很好,他认为至少2/3的政协委员是有笔记本电脑的。其实,每个代表委员发一个有基础资料的U盘,是完全可行的,可以起到节约纸张的作用,建议今年两会年能够实现。而为了节约纸张而动用一台手提电脑,各驻地派驻技术人员,帮助委员解决技术问题,是豆腐盘成肉价钱。
我很赞同这个建议和说法,明明是豆腐盘成肉价钱,非要说是节约,你说这节约还有什么可谈的?我还是那个意思,这个问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如果非要讨论,我觉得透过节约与不节约的讨论,落脚到民意赞不赞成节约,同不同意奢侈讨论更好。因为,这样的会议每用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要用纳税人一分钱也要经过纳税人的同意,至少满足纳税人的知情权吧。尤其是在最该讲民主、讲民意、讲监督、讲民生的全国两会上,一举一动都应该体现出尊重民意,依法办事的作风。但是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笔开销有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并经人大审批,有没有走了基本的审议程序,得没得到纳税人的同意。所以讲,给不给政协委员送电脑(有人称送福利),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有没有征得纳税人的同意。如果在两会上搞一些并不民主的事,或者说全国两会带头搞不民主、不合程序、不重民意的事,让地方政府如何看?让老百姓如何想?如果不经纳税人同意,就拿钱去送人情,与公款私用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