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那个时代的悲壮在今天只能算可笑

2010-06-04 10:05:44

来源:大众书评网

  小说《白牙》的标题指的是不分肤色和信仰的人类的牙齿,而不是杰克·伦敦笔下猛兽的犬齿。只要世界还在不断地引发失望,小说中的故事就会一代一代重复。

  现在并不是70年前那个多卷本大部头小说盛行的年代。 《白牙》(WhiteTeeth)这本小说的篇幅也不算很长,却无法掩盖查蒂·史密斯的雄心壮志:她真正想写的,是一部关于20世纪英国移民世界的史诗小说或者长河小说。《白牙》仅仅是一部处女作,查蒂·史密斯也许还没作好充分准备,但从这本小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幅缩微版的20世纪画卷,足以展示作者广博的智力、独特的视角和宏伟的内心世界。

  作者选定了贯穿20世纪的5个年代来铺开故事。5个年代发生的故事背后都有代表性意义的时代背景。1907年牙买加大地震,背景是大英帝国开始走向衰落(第一个赶来提供救援的竟不是威震世界的帝国海军,而是几艘美国军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战场上相遇;1975年,嬉皮士和摇滚乐盛行的年代,老一代人已落伍,新一代人刚出生;1984年是回归保守和继续变革并存的年代,老一代人日见衰老却仍心有不甘,新一代人开始成长;1992年冷战结束后,将要成年的新一代人在与父母的对抗和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自寻出路。

  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是伦敦两个移民家族的荒诞故事。黑人女子克拉拉是牙买加后裔。她长寿的外祖母和在牙买加大地震中出生的母亲,都是死抱圣经条文、坚信世界末日的耶和华见证人会教徒。为了摆脱这种家传的宗教骚扰,她匆忙结婚,对象是比她年长30岁的离异白人阿吉。阿吉一生随波逐流无所作为,唯一的朋友是二战战友萨马德。战争中羞于启齿的秘密把这两个毫无相似之处的人联系在一起。萨马德是孟加拉移民,出身传统家族,受过良好教育,娶了一个家族指定的妻子。在英国他却找不到工作,一大把年纪还只能靠端盘子维持生计,每天沉溺于对伟大的曾祖父的幻想(他的曾祖据说就是在1857年印度革命中打响第一枪的大兵潘迪),现实生活中唯一的愿望是把双胞胎儿子培养成正统穆斯林。萨马德的长子马吉德被送回孟加拉接受传统教育,却一直向往西方文明。次子迈勒特从小看好莱坞的黑帮电影长大,成为伦敦街头著名的小混混。他拥有愤青的内心,后来皈依伊斯兰教,但却不是他老爹所希望的正统信仰而是极端组织。阿吉的女儿艾丽先后追求爱情和学业上的成功都没有得到,最终她打算回牙买加去寻根……

  种族、信仰、战争、历史、文化、家庭、友谊和爱情,几乎世上所有重大问题都在北伦敦这两个不起眼的贫寒家庭中上演。看似荒诞不经,却真实得无法回避。

  饱受重大问题折磨的两个家庭中,充斥着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对抗,每个成员都不能幸免。克拉拉为宗教问题和母亲翻脸;萨马德为他曾祖的名誉与阿吉争论了一辈子,和他老婆则以拳脚解决问题;他老婆以言语尖酸刻薄远近闻名;艾丽痴心迷恋迈特勒却得不到回应,因为要自选前途而离家出走;迈勒特则和所有人都过不去:他厌烦父亲高调连篇、装腔作势,把负责辅导他和艾丽的犹太家庭当成避难所却打心眼里不喜欢他们,痛恨白人却专挑白人清教徒女孩上床,不愿见他的双胞胎哥哥,最后决心刺杀他眼中堕落的西方文明象征——一个研究基因改造的遗传学家(也是他辅导家庭的男主人)。人人都在坚持些什么,人人心里都充满莫名的愤怒,人人都与世界格格不入。活活应验了萨特的名言:他人是地狱。

  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重大的世界性问题,让每个角色都陷入一团乱麻无法自拔,也许只有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稍理出点头绪。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决心执行刺杀任务的迈勒特抽过大麻后,怀揣手枪踉跄走过作为大英帝国象征的特拉法尔加广场。在一条长椅上,他找到了他父亲从前刻下的字迹。这字迹是这个广场上的另外一个象征:是他父亲,也是几乎所有人内心深处的追求——人人都渴望在这个国家或者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在一个衰落的老大帝国里,作为殖民时代后遗症的移民,这样的追求显得尤为突出。拨开枝叶蔓生的种族、信仰、历史问题和家庭纷争,这些字迹似乎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