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诗人的国度叫自由

2010-06-04 11:17:05

来源:大众书评网

  不少诗人或者作家的名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对本国文化、宗教、政治的批判,你怎么看?

  阿多尼斯:确实有一些作家、诗人,他们的名声建立在对本国文化、政治、宗教的批判之上,这样得来的名声不会长久。艺术家的真正荣誉,还是来自于他们的创作。

  对政治中最基础的东西批判,才可能改变政治形态,但大多数知识分子对政治的批判,仅仅是肤浅地对政治表象批判,结果就是一种不良政治代替另外一种不良政治。

  你的一生几乎经历了阿拉伯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苦难,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战争和冲突,这对你和阿拉伯世界意味着什么?

  阿多尼斯:巴勒斯坦人被驱赶出他们的家园流离失所,我站在他们一边,同情他们。我不信教,但我支持哈马斯,但我要补充的是,当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争取到应有权利的时候,我又可能批评哈马斯。不久前爆发的加沙战争,我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所有问题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并不真正追求和平,他们就是要把巴勒斯坦这个名字从地图上抹去。现在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和以色列建交了,所以阿拉伯人是希望和平的,但以色列拒绝和平,问题不在阿拉伯人。阿以和平取决于以色列和美国。我经常开玩笑说,阿以和平最后还得靠中国主持公道。我追求和平,我为了和平而战斗。

  要实现巴以和平,必须对以色列实施“和平战争”,但有个问题很难解决,以色列是个聋子,他不听和平的呼声,那怎么办?

  我有个想法是,因为宗教引起的战争其实是很难解决的,我写的东西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要批判一种思想——统一性。特别是宗教的统一性,不对宗教的统一性进行批判、改变,无论是对以色列还是阿拉伯世界都是如此,战争不会结束。(作者:石剑锋)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的爱情

      爱与美永恒存在,并不因为战乱与恶人的阻隔减少半分,也只有在不断追求爱与美的过程中,人的灵魂才能获得永生。  单从书名来看,《此情可待》明显是一部讲述古典爱情的传统小说。很难想见,对于新新人类来说,...

    时间:06-04
  • 创业之道,背水一战

      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大前研一认为应该是“那些拥有自我价值观,自主自觉地向前看的人。”  无论每次买多少本书,付款前我其实已经把每一本都浏览过了。那为什么还要买它们呢?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和价...

    时间:06-04
  • “中国式清官”仇和

      在这社会,清官政治、强人政治从来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保证长效、可持续发展。  近代以降,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很多新闻人主观上并无这样的自觉,客观上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亲历亲闻的历史。记者...

    时间:06-04
  • 《今天》惦念昨天

      昨天不是因为它被承认而有意义,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含藏丰厚而有意义。  1978年,《今天》杂志诞生。我不确知时隔三十年,我们是否清晰《今天》的意义。在当下缅怀抑或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氛围的情绪下,很有...

    时间:06-04
  • 理想主义的趋势

      世人谓我尖锐,许多人以为我的尖刀是戳向他人,戳向我的敌人,但其实,同时也戳向自己,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  上了一学期日本文学,想想,必须给学生放一部片子:《华之乱》。片子很长,时间少,为了放它,...

    时间:06-04
  • 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

      “三寸金莲”,一个听似无比美妙的词,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却受尽其害,也因此,缠足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大陋习。  对于21世纪的年轻读者来说,“缠足”是一个久远而陌生的故事。对于历史学...

    时间:06-04
  • “失落童年”的产物

      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总有那么一个时刻:大门敞开了,前途随之踏进了门槛。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这样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

    时间:06-04
  • 揭秘雷曼破产之因

      对于很多人来说,雷曼兄弟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归属,他们分享雷曼的光荣,雷曼寄托了他们的梦想,在别了雷曼兄弟后,那些光荣和梦想又何去何从?  2008年的世界头等大事便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

    时间:06-04
  • 小官阶,大制度

      一本给一般读者的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阶与政治制度演化的普及性读本。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阎步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官阶制度的研究,可...

    时间:06-04
  • 将军性格与战争的关系

      违背战争的规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缺失战争需要的性格是军队的缺陷,我们决不希望当战争打响之时,当将士血洒疆场,才去做早就应该做好的工作。  美国人斯坦利·赫什森所著的《一个军人的一生·...

    时间:06-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