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走红意味着新诗复兴?f
患有脑瘫的农民女诗人余秀华火了。她的两本诗集《摇摇晃晃在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分别被湖南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者刚上市就卖断货,年前还要在首印万册的基础上再加印五千册。
手指轻轻一点,一篇名为《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微信文章就这样被转发到了朋友圈。转发者小邓是位刚毕业的职场新人,独自在外闯荡。去年1月的时候,他的朋友圈还充斥着期末考试、年终奖的消息,如今则多了一位余秀华。
不过小邓却没有想去购置一本的计划,至于理由,他引用了余秀华在《我爱你》中的一句:“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
|
“三个标签”比她的诗歌更引人关注
余秀华从1998年开始创作诗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默默无闻。即便是去年9月在《诗刊》这样的国家级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也没能让余秀华吸引太 多人的关注。今年1月的这篇微信文章,让她一夜成名。两大出版社争相出版其作品又令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今余秀华的新浪微博已经有29084位粉丝。 今年以来,她所发表的六首诗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由去年的个位数、两位数上升到如今的三位数。
伴随余秀华走红的,有对她励志人生的报道、对她诗歌水平的争议,以及对她突然走红的无法理解。记者试图就此采访湖南诗坛、语文教育界人士,但发 现对大部分受访者而言,听说过余秀华其人,未必代表着读过其诗。人们提起余秀华,更多的是和“农村妇女”、“脑瘫患者”和“诗人”这三个标签联系在一起, 而不是一首首具体的诗。
“就诗歌艺术水平而言余秀华很一般”
余秀华的走红,也令沉寂多年的诗坛再次为人所关注。首先引发争论的,是对余秀华诗歌水平的评价。支持者盛赞她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批评 者则认为不宜过度拔高余秀华。旅美作家沈睿和诗人沈浩波就此打起了一场口水仗。学者熊培云对他们两人的言论评价道:“有点骂街的感觉,近乎人身攻击了。”
本土文艺界人士对此又有怎样的看法?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阎真对此直截了当地回复道:“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就诗歌的艺术水平而言余秀华很一般,湖南省内像她这样水平的诗人不下一百位。炒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有基础。”
- 相关阅读
-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
-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
-
消费心理,如何影响文化产业——从《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基础性调研报告》看我国文化消费走向
原创庭院式话剧日前在云南昆明演出CFP ...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