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一个余秀华无力改变新诗“边缘化”

一个余秀华无力改变新诗“边缘化”

2015-02-05 16:30:52

来源:长沙晚报

  不过余秀华的走红、个人诗集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也唤起人们对新诗的兴趣,这让许多诗人感到欣慰。湖南新乡土派诗人彭国梁认为:“没有真正的好诗,光凭她的故事,余秀华是不足以打动人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的眼光非常敏锐,出书这是一件好事。”

  余诗火爆迎合了近年诗歌发展新动态  

  另一位湖南新乡土派诗人胡述斌认为,余秀华现在虽然很火,但是当下并不宜评价她的诗歌水平。他解释道:“对于一种突然冒出来的热闹的文学现象,我不太感兴趣。如果它是经典的,就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学创作要讲求精品,精品是真正的艺术品,时代会给它定论。”

  据悉,中国诗坛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辉煌,涌现了海子、舒婷等一批名家。但由于大的环境变迁,“很多文学青年,包括我的诗友,都忙着赚钱去了。”胡述斌介绍说,“诗歌创作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余秀华这么多年也是。”

  胡述斌认为,余秀华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近年来诗歌发展的新动态。“文学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现在经济条件好转了,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上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余秀华无力改变新诗“边缘化

  不过在阎真看来,余秀华所掀起的这朵诗坛浪花,终归要恢复平静。只不过这其中的原因,不是余秀华的个人问题,而是新诗所存在的硬伤。

  事实上,在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新诗处于相当边缘化的态势。长沙市十五中的语文教师刘艳芳告诉记者:“初中阶段教材里只有戴望舒、艾青、余光 中等人的少数几篇,到高中阶段也不多。”至于课外,“现在学生没几个读诗的。”与热门小说家比,余秀华的受关注程度也不能相提并论。创作了热门小说《盗墓 笔记》的南派三叔,在微博上有9433412位粉丝,约为余秀华的324倍。

  对此,阎真表示,由于现代汉语的局限性,新诗在艺术方法上很难有所突破。“诗歌是形式的艺术,只有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创新才是大诗人。从诗经楚 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到宋词,都是表达方式的突破才将诗歌发展到一个又一个的顶峰。单凭一个余秀华,无力促成这种进步。”记者 尹玮

 

  • 相关阅读
  • 冯骥才:别让挑山工被穷困逼出历史舞台

    再过几天,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将迎来73周岁的生日,他为自己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一年能回归他的老本行——写作。...

    时间:02-05
  • 作家薛涛谈儿童文学

      林岩:薛先生你好,有机会我们聊一聊挺好。我们虽然有过一面之缘,但我事先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我孩子的缘故。我孩子上小学五级,阅读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孩子曾经跟我提过你的儿童文学...

    时间:02-05
  • 戴锦华:打开天窗说亮话

      现在的中国电影是被太多钱噎住了。电影艺术只能与资本共舞,是事实;但如果电影成了资本的独舞,那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电影。如今电影产业扩张,...

    时间:02-05
  • 习近平:党纪国法不能成"稻草人" 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李克强主持 张德...

    时间:02-05
  • 文化部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 10家动漫网站被关停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周玮)记者3日从文化部获悉,2014年12月,文化部下发了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重点整治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动漫。经相关...

    时间:02-05
  • 文化名气善用别擅用

      文化界有名气的人很多,因为舞台、荧屏、展览、出版都是文化界的日常平台,所以,出名的机会远远多于其他行当。而出名以后,名气越大,关注度就越高,粉丝也就越聚集,文化名气的再提升,可谓几何级数增长了。 ...

    时间:02-05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去年,严家炎先生的一套自选文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书的开篇,严家炎表明自己毕生奉行的信条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文学是痴情者的事业。”当时,他已81岁,对文学依旧矢志不渝,一片痴情,令人敬...

    时间:02-05
  • 政府做主导、企业为主体 文化产品“送出去”更要“卖出去”

      2月4日,2015年的普通一天。在国外,德国的观众可能正在收看华韵尚德制作的中国专题节目《来看吧》;越南一户人家因慈文传媒集团等出品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聚在一起;非洲观众正通过四达时代搭建的数字...

    时间:02-05
  • 经典著作为何魅力永恒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他对《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

    时间:0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