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书虫侃书

文艺评论要有批评的锋芒

文艺评论要有批评的锋芒

2015-02-07 10:04:11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朱辉军

  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角度来看,我国当代文艺评论远未达到公众的期望值。文艺评论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可在公众看来,却没有发 挥出更有效的作用。对文艺评论不满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固然说明文艺评论确为公众所需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说明文艺评论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当今文艺评论最大的不满,就是缺乏批评的锋芒,不能对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等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提供给人以茅塞顿开的启迪。因此,改进文艺评论,首要的就是应恢复其批评的锋芒,重建其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

  批评这个武器不能丢

  文艺被生动地称作“百花园”,比喻不错。可也要看到:这“花园”里,会经常冒出些杂草,花儿本身也可能会染上病菌,土壤、温度等也都可能变异, 等等,这都需要“园丁”来打理。文艺评论就是这“园丁”之一。从古到今,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还需要借助文艺评论,就是希冀从评论那里获得精到的分析、 睿智的见解;而文艺家也需要有评论来解疑释惑、指点迷津。这就是文艺评论存在的价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文艺评论几度沉浮,却不会湮灭,就是因为公众依 然对它抱有很大的热情、给予较高的期待。

  纵览中外文艺评论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那些对文艺创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尖锐的批评,这样的 评论才既影响了当时的人们,至今也依然能给我们以启发。而且,往往是那些勇于批评、一针见血的评论,振聋发聩、促人猛醒,从而起到了直接推动文艺并间接推 动社会进步的效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重视批评这一武器。他们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并经常亲身投入文艺评论中。马克思恩格 斯对拉萨尔,恩格斯对敏娜考茨基和哈克纳斯,列宁对托尔斯泰,毛泽东对萧军等,都曾亲自予以点拨,既肯定他们反映时代潮流的努力,也批评他们创作中存在的 不足,对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糊涂认识和错位表现,更是非常诚挚而又直率地提出批评。除了拉萨尔执迷不悟之外,其余的都获得了教益,并使他们的创作有所进 步,或有所改观。关于这些,大家都已耳熟能详。

  这里说一个人们所知不多的事例,就是瞿秋白对茅盾的批评和帮助。茅盾后来在《瞿秋白在文学上的贡献》中曾深情地回忆说:“我个人在写作方面,得 到秋白的教益也不少。我的最早的三部小说(收到《蚀》里的所谓三部曲),大约在出版后二年,他还和我就这本书长谈过一次,给了正确的分析和批评。我的一个 很坏的中篇《三人行》,他写过一篇详细的批评论文,这些对于我的帮助很大。《子夜》写成大半后,他曾读了原稿,特别到我家里谈了半天,指出了一些应该改正 的缺点,又给我以鼓励。”这个例证说明了不少问题:首先,瞿秋白不仅在作品完成后进行评价,而且在创作进行期间就介入意见;其次,瞿秋白既鼓励,但对缺点 却严肃地予以批评;而最可贵的是,瞿秋白堪称茅盾的知音知己,茅盾对他的批评心悦诚服,此乃文艺家与批评家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走进微批评时代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文艺批评已经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一起走进了微时代。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批评时代。  微时代原本是一桩媒介技术的后果。在自媒体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时间:02-07
  • 增强民族题材文学的文化认同

      从20个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西方现代文化的大举进入,传统文化面临着精神和道德等方面的危机,面对这样的一种困境,一部分汉族作家开始关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期望在这些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寻找解决现代化危...

    时间:02-07
  • 诗歌到了“微”时代,疯一把有何不可?

      这些天发生了一些事,都与诗歌有关:一是诗人余秀华火了,诗集首批15000册一日售尽,出版社争抢着要给她出诗集,其故事可能还要拍成电影;二是打工诗人许立志遗作《新的一天》首发,是经众筹出版的,并未受到太多...

    时间:02-07
  • 面对网络语言,要合理规范

      “屌丝”“装逼”“逼格”等词语在网上甚为流行。有专家呼吁,减少网络语言污染,加强对汉语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大肆冲击汉语发展,不仅横行网络,还...

    时间:02-07
  • 纯洁汉语别拿网络语言说事

      在当下,网络语言正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真的威胁到汉语发展了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6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

    时间:02-07
  • 散文随笔集《向世界敞开大门》:作家的文学理想

      阅读贵州陆景川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随笔集《向世界敞开大门》,思绪千载,感觉是上了一堂课,一堂关于人生与文学价值的课。这不是恭维作者的客套话,而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真实感受,特别是作为一个从山窝窝里走出的...

    时间:02-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