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先生告诉《广厦时代》,与他一起购房的几个业主提出要到售楼处现场维权,但他并不赞成这一点,他认为单纯因为降价而到售楼处闹事是不应该的,但开发商对于业主的心情也充分考虑。他表示,他们一起购房的一位业主就提出,现在在不少电商网站购物,还有价格保护一说,消费者在订单付款签收前价格发生变化,商家会将差价相应的返还给消费者。他们买的现房,盖好章的合同还没有到手,贷款程序还没有进行完全,房子更没有入住,价格就出现如此大的降幅,但他们却得不到任何补偿。
业主做好价格波动准备开发商应避免盲目降价
因为降价而带来的维权是近几年楼市中最常见的维权种类,维权手段往往也是最激烈的,打砸售楼处等暴力维权多因降价而爆发。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加之近几年楼市的几轮上下波动,对于降价,业主的反弹程度已经有所减缓,业主们对于契约精神的认识也清晰了不少,尤其在北京市场,单纯因降价而发生的维权已经越来越少。
业内专家指出,因为降价而打砸售楼处显然是不理性的,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发生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房子也不例外。只不过,由于房子占家庭财富的比重过大,才会引发业主激烈的反应。在市场正常的波动中,契约精神是买卖双方都应遵守的,尤其是在市场调节期出手买房的购房人,要做好价格波动的准备, 充分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出手。
不过,专家同样提出,契约精神的前提是买卖双方的公平性及信息的对称性,在一些降价维权纠纷中,开发商也要负主要责任,在前期销售中隐瞒了部分信息导致购房者的预期产生偏差,或在合同中埋伏一些陷阱致使购房者权益受到损害。面对这样可能的价格欺诈行为,购房者可选择合法的手段,遵循法律合同的规定, 进行合理维权争取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