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我国器官移植技术与国际水平接轨

2010-05-28 10:28:28

来源:生物秀网

  在沈阳召开的2004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一些器官移植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我国累计完成器官移植5.5万余例。其中,肾移植5万多例,目前每年完成超过5000例,数量仅次于美国;肝移植3000多例,仅去年就完成1500例。心脏移植取得突破,还开展了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高难度手术。

  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专家介绍说,肾移植已成为我国治疗尿毒症的常规手术,“换肾人”的肾成活率显著提高。在友谊医院2003年6月前完成的2636例肾移植中,一年肾成活率达到89.3%,5年肾成活率为69.2%。

  除供体严重短缺外,制约器官移植在我国临床推广的最大障碍是昂贵的费用,比如肝移植约需30万元,心脏移植约需二三十万元,而器官移植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制剂用于抗排斥反应治疗,每年大约为几万元。与会专家呼吁医院尽快完善技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中国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近日于沈阳召开的2004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倡议,在当前器官供体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务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全国器官移植登记中心网络建设,真正实现器官资源共享。

  由于中国尚无器官移植登记中心网络,长期以来关于器官移植的统计数据一直不够准确,不同部门的统计口径存在偏差,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有关部门对器官移植发展的宏观调控。

  黄洁夫说,香港对于每一例器官移植都有详细登记,对于患者的术前、术后、随访资料、存活时间等,都有详细记录。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他认为设立器官移植登记网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器官资源。黄洁夫举例说,2003年澳大利亚有179人捐献器官,结果使数几百人受益。医生对捐献者身上的325个肾、128个肝、68个心脏、59对肺叶和11个单肺叶、25个胰腺进行了移植。另外,有139个角膜、38个心瓣膜和13根骨被送到组织库中保存。这些器官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目前,欧洲已经建立了国家间的器官共享网络,一位自愿捐献者如果因车祸等意外而脑死亡,器官共享网络会立即通知器官移植中心就近摘取器官,给等待供体的患者利用。而在中国,由于没有一个互联互通的渠道,因此面对器官供体,有的只拿了肾,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别的器官。与此同时,医院之间的无序竞争,也影响到器官资源共享。

  黄洁夫建议,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先将此事抓起来,为下一步推行器官移植准入制度做好准备。

  • 相关阅读
  • JCI:肌肉萎缩症基因疗法动物实验获成功

      2009年3月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确定了遗传物质中对治疗肌肉萎缩症至关重要的一种分子化合物——“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位置,以此制成了一系列新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时间:05-28
  • PNAS:多聚糖是新型隐球菌的“帮凶”

      2009年,美国耶什华大学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of Yeshiva University)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致命微生物是如何逃避人体免疫系统导致疾病发生的。  发表在美国《国家...

    时间:05-28
  • 安慰剂镇痛效应研究新进展

      2009年中科院心理所郭建友副研究员和罗非研究员一项关于安慰剂镇痛效应的研究显示,小鼠可以产生阿片类和非阿片类两种不同类型的安慰剂镇痛效应。如果预先给予阿片类药物,则可以产生阿片类安慰剂镇痛效应,该效...

    时间:05-28
  • 科学家发现特殊蛋白可调控男性生育能力

      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张永莲院士领衔指导的男性生殖生物学研究又取得新进展,张院士历时多年研究男性生殖生物学,该项目刚刚获得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张永莲院士1935年出生于...

    时间:05-28
  • 研究表明睾丸干细胞只具备有限多能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成功地分离出人类睾丸的干细胞。这些细胞虽然酷似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人体3种主要组织类型中的任何一种,但研究人员提醒说,不要将它们与人类胚胎干细胞混为...

    时间:05-28
  • Cell:科学家找到瘦素蛋白减重原理

      瘦素蛋白是一类抑制食欲的激素,曾经被作为战胜肥胖难题的解决方法而受到追捧,但瘦素蛋白在肥胖的人体内会失效。2009年1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称,他们揭开了瘦素蛋白战胜肥胖的“秘密”,可能会...

    时间:05-28
  • NEJM: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新成果

      2009年,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并在一些以湖沼型为主的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地区开展了试点研究,效果显著。  这一研究成果已全文发表于世界著名的《新英格...

    时间:05-28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加猝死风险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9年1月15日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显著增加患者因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而猝死的风险,而且剂量越高,风险也越大。  这项研究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卫生保...

    时间:05-28
  • JAMA :治疗帕金森的深部脑刺激疗法有利有弊

      据2009年1月7日刊《美国医学协会期刊》(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罹患晚期帕金森氏病(PD)的患者,在接受深部脑刺激治疗6个月后,比那些接受其它内科治疗的患者在运动技能和生活质量上会有更多的改善,但同时也...

    时间:05-28
  • 漱口水可能增加口腔癌风险

      澳洲一份牙医期刊提出警告,平日用来预防口腔疾病的漱口水恐有增添罹患口腔癌的危险,并呼吁立刻从市面上下架。  《周日电讯报》引述《澳洲牙医期刊》评论指,当前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

    时间:05-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