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脑部“小出血”:可立体定位穿刺抽血

脑部“小出血”:可立体定位穿刺抽血

2014-01-09 10:14:00

来源:广州日报

 

    ●当脑出血量达50ml以上时才需开颅手术,50ml以下虽不用开颅但仍易致残

    ●多靶点立体定向术微创治疗定位精准并可及时抽出脑积血,但仅限于亚急性血肿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钱东翔

    文/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黄贤君

    脑出血,当出血量达到50ml以上时,一般都需要开颅手术。但是,如果是出血量在50ml以下的“小出血”呢?目前,常规的做法是保守治疗,即等待血块被吸收,但由于一般至少要耗时1个月,患者发生残疾的风险较大;此外,也有采取徒手穿刺和“方位尺”定位的方法来取出积血的,但容易产生误差。据神经外科专家介绍,目前,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术的微创治疗被认为是治疗脑部“小出血”的很重要的一种主动干预方法。专家提醒,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出血量在15ml~50ml的脑部“小出血”,但如果是急性脑出血或还有活动性脑出血的,不宜用此术。

    危害:

    不及时取出脑积血容易致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钱东翔介绍,脑出血也称“脑溢血”,是一种比较有季节规律性的疾病,通常是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改变了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血浆纤维蛋白质和肾上腺素升高,同时,毛细血管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以及血管脆性增加。另一方面,颅内血管在短时间内又不能适应较为明显的变化,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如果再加上一些外界的诱因,如疲劳、情绪激动、喝酒等,就很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除了老年人容易出现脑出血外,一些年轻人也可能“中招”。“我院神经外科接到的脑出血患者,最年轻的只有30多岁。”钱东翔说。“当脑出血患者的生命被救下来后,最大的困扰就是运动、语言等身体功能的恢复。”钱东翔说,如果将积血取出的时间太晚,造成了身体上的残疾,会长久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保守治疗:

    血块靠自然吸收 患者残疾风险大

    钱东翔介绍,对于脑出血患者,一般来说,当出血量达到50ml以上、属于急性脑出血的,需要开颅手术。

    “对于出血量没有达到50ml的血肿,一般没必要做开颅手术。”钱东翔说,常规的做法通常是保守治疗,即等待血块被吸收,而这个过程一般要一个月以上。但是,积血在脑部长达一个月,会大大增加血块对脑部功能区的影响,也就很容易进一步影响人体的运动和语言等功能。“也就是说,当脑部‘小出血’时,越晚将积血取出,患者残疾的风险就越大。”

    传统手术:

    徒手穿刺取积血不够精准

    钱东翔说,对于这种50ml以下的“小出血”,为了减少血块对脑部功能区的影响,也有医生通过徒手穿刺或“方位尺”定位来取出积血,但是,徒手穿刺更多地是凭借医生的经验来定位,不够精准,而运用“方位尺”定位,也可能会因为尺子的不固定性而产生误差。而且,徒手穿刺和“方位尺”定位的方法,只能够选取血肿最近的区域进行钻孔穿刺,并无法较好地避开脑部的功能区和血管区。此外,当血块不规则的时候,徒手穿刺和“方位尺”定位法等传统手术方法一般只能穿刺一次或一个点,并不能很好地完全将血抽取干净。

    新方法:

    精准定位

    及时用导针将脑积血抽出

    钱东翔介绍,目前,运用“立体定向技术”,从单靶点向多靶点扩展来治疗脑出血被认为是治疗脑部“小出血”的一种很重要的主动干预方法,也是很多神经外科医生所推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主要方法是通过穿刺的方式,用导针将脑部内的“积血”抽出,可以最快减少脑压,降低血块对脑部功能区的影响,更快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穿刺和“方位尺”穿刺,这种采用多靶点立体定向术微创手术,更安全、可控和稳定。它是运用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和射频热凝治疗仪,通过64排双螺旋CT和3.0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配合,能够最精准地定位好“血肿”位置;然后,根据血肿的部位,用手术钻在头颅进行钻孔;最后,用穿刺针穿刺到原来定位好的靶点中心,将里面的积血一次性抽净。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导针将原来预备的双腔引流管置入血肿腔,以用于定期反复注药,固定之后缝合头皮。“这种手术对患者带来的针道损伤,可忽略不计。”

    禁忌症:

    仍有活动性出血者不宜

    钱东翔认为,对于出血量不大不小的脑出血患者而言,除了保全性命,最重要就是能够最大程度保全身体功能。

    “因此,对于出血量在50ml以下的脑出血患者而言,这种多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脑出血的微创手术可最大程度地保全患者身体功能。”他说,但是,此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出血量在50ml以下的脑出血患者。

    首先,这种手术主要是针对亚急性的血肿,此时,血肿已经形成,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只是功能受到影响,可以考虑施行这种手术,但是,如果是急性脑出血、血还没有止住或者仍有活动性出血的脑出血患者,都不宜采取这种手术。其次,脑出血量在15ml以下的患者没有必要做这个手术。

  • 相关阅读
  • 高龄妈妈:我还能生二胎吗?

    大坪医院妇产科开设的二胎门诊每周要接诊20多人,主任李力对热门问题进行了解答  昨日下午,大坪医院产科门诊,李力正在给有意生二胎的女士解答疑问。李力说,毕竟这个政策在重庆市还没有正式启动,所以她一边出一般产科门诊,一边也把二胎门诊兼顾起来。...

    时间:01-09
  • “鲜奶吧”主打营养健康受青睐 暗藏食品安全隐患

    如今,“鲜奶吧”在我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因主打“鲜奶直供”“营养健康”,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针对“鲜奶吧”的食品安全隐患,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规范和引导,从而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时间:01-09
  • 浙江签下大气污染责任状:2017年PM2.5降两成

    长三角治霾联动不再是口号——前天,由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启动。国家环保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上明确,浙江、江苏、上海等地2017年PM2.5要下降20%左右。...

    时间:01-09
  • 网传兰州女生走失器官被割 警方调查称系谣传

    “听说失踪了好几个,有一个被找到了,器官都被割了。帖子中最耸人听闻的是西固一女学生走失后,尸体在黄河边找到,身上内脏被掏空。去年12月初,西关十字附近的电线杆上张贴了就读于兰州四十三中14岁女学生赵某某走失的寻人启事,引发过往市民关注。...

    时间:01-09
  • 甘肃去年12月2人因食物中毒死亡

    1月7日,据甘肃省卫生计生委通报,2013年12月全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起,发病286人,死亡2人。据通报,1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较大级别1起,一般级别9起;报告事件分别为流行性腮腺炎4起,发病122人,无死亡;水痘4起,发病62人,无死亡;食物中毒2起,发病102人,死亡2人。...

    时间:01-09
  • 佛山确诊1例人感染H7N9 广东省已确诊10例

    记者于杨 通讯员粤卫信报道 昨日下午,省卫生计生委通报,佛山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根据通报,患者崔某,女,51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人。按患者居住地统计,深圳2例、佛山2例、惠州1例、东莞2例、阳江3例。...

    时间:01-09
  • 监察部通报危害食品安全案例 牵出46人失职渎职

    制售病死猪肉、违规种植毒生姜、制售假羊肉、收购地沟油……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之后,都暴露出严重的监管不严、失职失察问题,甚至有官员充当不法企业“保护伞”。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生姜种植,违规使用剧毒农药,在这起毒生姜案件中,峡山区管委会、王家庄街道和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监管不力、检查不严问题。...

    时间:01-09
  • 夫妻结婚五年迟迟未孕 各自再婚后不久都有了娃

    夫妻结婚5年未孕,离异刚再婚便各自有了娃。廖世秀曾经遇到一对患者,同样因为结婚多年不能生育离了婚,可是离婚后的一次偶然“碰撞”,就怀上了。原标题:夫妻结婚五年迟迟未孕 各自再婚后不久都有了娃编辑:赵明 来源:大河网 ...

    时间:01-09
  • 腰椎间盘突出久拖 小心微创变大开刀

    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只需保守治疗,约10%的患者需手术,如果该手术的久拖不做,有可能耽误微创治疗的好时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痛主要是腰骶部的疼痛,有时疼痛会从中间往两侧弥散。伤口小的手术并不适合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时间:01-09
  • 专家建议:需重视产前筛查诊断

    近日,中山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科技成果奖励大会在中山市科技局召开,由市博爱医院牵头完成的“中山市社区大人群出生缺陷的监控和预防”项目,获得了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