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当代医学

82岁的爱心包租婆少收房租 为患者省下救命钱

82岁的爱心包租婆少收房租 为患者省下救命钱

2014-02-21 09:24:00

来源:成都日报

    李光琼:82岁,武侯区南虹村社区居民,被广大白血病患者称为爱心“包租婆”

    抛开屋外的厨房,李光琼的家只有37平方米。在这个老旧而狭窄的空间里,一共架着四张床,除了李光琼自己的一张外,其余三张都是提供给白血病患者的。

    从10年前开始,李光琼就在以这样的方式帮助白血病患者和家庭,从搭伙煮饭,到把患者接进家中,她坚守原则,少收甚至不收房租,不但为患者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更传递着一份战胜病魔的希望和信念。

    因为这份善良,李光琼成为白血病患者们眼中的“爱心包租婆”。

    李光琼的家位于林荫街15号的居民小区,这里紧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也是血液科的病人们最熟悉的地方。登门拜访时,记者没有提前预约。尽管素不相识,但听说是专程来找她的,老人还是蹒跚着身子开门相迎:“小伙子,煮饭还是住宿?里面还剩一张床,挤一下可以睡两个人……”

    10年里,李光琼一直以这样的朴实和热情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她来说,善良就是这样一种不设防的情感,简单、直接、纯粹。

    她的小屋

    整个居室隔成三间房

    李光琼居住的一套二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连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都没有,整个居室被隔成了三间,每一间里都铺好了床铺。

    走进小屋,记者的感受是简陋而狭窄,阴暗的光线,到处堆放的油盐酱醋、锅碗瓢盆,让这个本来就很狭窄的房屋显得更加拥挤,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独居老人的房屋,“很多东西,都是患者和家属留在这里的,厨具餐具、生活用品,不方便拿的就放在我这里了。”

    相对于略显凌乱的房间,四张床却显得格外整洁,尽管此时没人使用,但被子、床单都清洗得干干净净。李光琼说,给病人准备的床铺是特别讲究卫生的,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洗一次,有时人多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要清洗更换,“真的是比旅馆都换得勤!”值得一提的是,小屋虽然简陋,但墙壁却很干净。她告诉记者,这是女儿专门花了2500元钱,请人重新粉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屋显得更加舒适。

    李光琼的卧室位于房屋中间,这里摆放着两张床,相隔不过一米多,中间没有隔帘。其中,一张是她自己的,另一张是用于出租的,现在已经被一对来自凉山州的母女租用,其中女孩才9岁,是白血病患者。10年来,李光琼就这样和不少白血病患者及家属共寝一室,“害怕?从来没有,白血病又不会传染,我一点都不担心。”

    现在,李光琼的小屋借宿着两对母子(女),都是娃娃身患白血病。此时他们都不在,其中一个孩子正在医院治疗;另一对母子刚回老家,但近期就要返回成都,“他们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提前打个电话,我就把房间准备好。”谈到这里,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尽管帮助了不少人,但老人对求助者的身份似乎并不关心,以现在和她共居一室的母女为例,老人居然连她们的名字都还不清楚,“我不关心名字,只关心她们有没有困难。”

    她和患者

    同住一屋就像一家人

    不到11点,李光琼就要开始准备午饭,她说临近中午,会有不少患者家属来借用厨房,为了给他们腾地方,自己得把午饭时间提前。

    李光琼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一顿简单的午饭还没有结束,几个带着保温桶、饭盒和食材的患者家属就赶了过来。他们热情地和老人打着招呼,然后来到厨房炒菜做饭,彼此之间的交流虽然不多,但心怀默契。

    其中,正借宿在这里的徐旭秀是老人最熟悉的人。去年,她12岁的儿子小洪(化名)被查出白血病,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娃娃看病要花不少时间,如果租房的话,在华西医院附近少说也要1000多元,这对我们来说压力太大……”徐旭秀从病友处听说对面林荫街上,有位八旬老人在自己家摆满了床铺,可以为白血病人免费提供住宿,于是就抱着一丝希望上门拜访,“没想到,李婆婆立马就答应了,马上给我们安排了床铺。”如今,徐旭秀已经在这里住了6个月,儿子不在医院治疗时,也会住在这里。

    虽然是房东和租户的关系,但是李光琼和徐旭秀的关系更像一家人。煮饭之余,徐旭秀在屋里搜罗出几件老人的脏衣服,开始泡水清洗,“婆婆心好,但毕竟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所以这些家务事,我能帮的就帮一点。”徐旭秀说,除了洗衣服之外,只要她有空,就会来帮老人打扫卫生、做饭,“这也算是我对婆婆的报答。”

    对于小洪的病情,李光琼也格外关心,徐旭秀在忙着做饭洗衣时,她就坐在床边整理孩子的衣服。对于给孩子准备的饭菜,李光琼还要亲自“审查”,“蔬菜要多加点,报纸上说白血病患者要补充维生素……”

    她的举动

    多年为患者省房租

    李光琼回忆说,最初帮助白血病患者大约在10年前,那时,有房屋中介找到她,说有人想租一间房子,并共用厨房,房租是200元一月,“当时我想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租出去,于是就答应了。”

    后来,租客入住以后,和李光琼成了熟人,在一次交谈中,她才知道租房子的原来是一个白血病患儿的母亲,她和女儿都来自农村,家里十分困难。她每天都到这给女儿做饭,晚上住在老人家里。听说这个情况后,老人立即把200元钱退还给了她,而且让她免费住下去,生活上也尽可能给予照顾。

    很快,关于李光琼的故事就在华西医院血液科病房传开了,很多患者主动找到她,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这间小屋就成了很多白血病患者的“温馨之家”。在10年的时间里,她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白血病家庭,最多的时候,37平方米的小屋同时住进了7个人。

    不过,李光琼坦言,在做这件事之初,周围还是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说她是钱太多了,找不到地方花。“我一个月退休工资才2000元,哪里有啥钱嘛?”李光琼告诉记者,就这些钱,三分之一左右都要花在消耗的水电气和生活用品上,“不少患者家属要炖鸡炖肉,厨房经常是一天都不停火,这样下来,一个月的气费就很高!”她告诉记者,现在来煮饭和住宿的人越来越多,她有时会象征性地收几十元钱,但大多数时候,这些费用都是她自己在承担,“但如果确实太困难的,实在拿不出钱就算了。”尽管如此,李光琼没有任何怨言,选择了默默承担。在她看来,为白血病患者省下的每一笔开销,都是救命钱,“治病救命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小事。”

    她的品质

    乐于助人 善于待人

    之所以下决心做这样的事情,李光琼认为这与小时候的家教有关。那时候,外公教她写毛笔字,要是写不好就会被罚站。有一次,外公要她想自己的人生格言,一个星期内想不出来就要罚站。于是,她给自己写下了16个字:“宽以容人、乐于助人、善于待人、严于律己”,这16字也成为她一生的座右铭。

    值得一提的是,李光琼有一个女儿,现在和女婿住在神仙树北路,在那里,小两口购买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跃层公寓。此前,女儿曾经多次表示希望将老人接过去居住,但都遭到了拒绝,老人给出的理由是没有电梯,上下楼不方便,但另一个情况是,那时还有不少白血病患者等待她的帮助,“在给患者减免房租这件事上,女儿是支持我的,也经常过来帮忙,还说钱不够就找她,但我尽量不给她找麻烦。”

    李光琼的身体一直很好,性格也很开朗,可是去年遭遇的一场车祸,让她的手和腰受了伤,当时,肇事司机把她送到医院,拿出200元钱就走了,“当时,我以为伤不重,心想就这么算了吧。可是后来才发现,这个伤老是治不好,现在连走路都很吃力了。”李婆婆说,以前,她还会时不时地提着水果到医院看望借宿的病人,可是现在由于年龄和伤病的原因,这样的行动也越来越少。说到这里,李光琼的眼里浮现出一丝焦虑,“我一个老太婆,一间小房子,能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需要帮助的白血病患者还有很多。我希望大家都能搭一把手,让他们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记者杨苏 摄影 杨永赤)

    他们说>>>

    就像跟家人在一起

    徐旭秀(白血病患者家属):李婆婆心肠好,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起初我和娃娃刚来的时候,身上钱都花得差不多了,一个月只能掏出100元租房。可是就连这个钱,她都没有收,这让我十分感动。

    姚春芹(白血病患者家属):和婆婆生活在一起,我们感觉很轻松,就像是跟家人在一起。这个小屋虽然不大,但就是很温馨。

    小洪(白血病患者):我认识李婆婆几年了,她就像亲人一样对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每次住在她家时,床单被套都是干干净净的,感觉就像在自家一样。

    对她的行为很钦佩

    彭晓燕(李光琼的邻居):李婆婆做好事这么多年,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对她的行为表示钦佩。平时,只要李婆婆开腔,能帮忙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邻居:我从心里上是支持她的,但客观上来说,到她家的病人多了,我还是担心会对小院的环境和其他邻居的生活产生影响。希望有相关部门来搭把手,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付咏梅(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主任):社区对于李婆婆的行为一向都是支持的,只要有需求,我们随时都可以上门服务。对于她助人为乐的事迹,社区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希望更多人向她学习。

    记者手记>>>

    只要心中有善

    也能散发无穷的光和热

    如果“善”是有原因的,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是有结果的,那也不能称为善。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善良的理解,他眼中的善就是这个超乎因果关系的东西。

    李光琼对于善的理解也是如此,在她看来,自己的行为不是因为可怜而给予施舍,也不是所谓崇高品德的驱使,而纯粹是身为一个人的本能,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我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善良的,只是有的人不善表达。而我只是按自己的方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对于白血病患者,李光琼能做的事情也许很有限,但她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一种信念,只要心中有善,即便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即便是只有37平方米的小屋,也能散发无穷的光和热,把感动传递到每个人身边。

  • 相关阅读
  • “雨水”已过 养生注重健脾祛湿

    该院针灸科的吴金星医师介绍,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中医认为,春天雨水增加,风气很重。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罹患哮喘、心脏病、慢性胃病的几率更高,此时,人们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有节,按时起居。...

    时间:02-21
  • 乍暖还寒时 谨防“老胃病”恶变

    每年春节期间,总有一些人因为高兴过头,吃喝过度,生活杂乱无章而吃尽苦头,55岁的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胃是怕寒的,要注意保暖……”  王医师说,过年东西吃多了,不仅加重胃的负担,体重超标也对健康不利。...

    时间:02-21
  • 英国医疗系统隐瞒医院高死亡率被指暗藏隐情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9日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被指隐瞒英国威尔士地区医院持续较高的死亡率,并无视要求调查的呼声。英国格拉摩根郡皇家医院负责人表示,院方已出台相关政策来检测医院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调查患者是否因医院护理不当而死亡。...

    时间:02-21
  • 长沙一男子申请成立同性恋组织遭拒后起诉民政部门

    近日,多次向民政部门递交申请成立民间同性恋组织的材料却一直未获批准的长沙市民向小寒(化名),将湖南省民政厅起诉至法院,称民政部门回复的部分措辞侵害其名誉权。...

    时间:02-21
  • 免费体检赠送旅游 连环陷阱“逼”大爷买下保健品

    免费体检、公益援助、无效退款……在一连串的诱惑后,80岁的马大爷终于决定将还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拿出来买了保健品。马大爷按照贾某所说的沈阳公司的地址找,却发现这个地方早已人去楼空,当初承诺的售后跟踪服务和免费旅游都没有兑现。...

    时间:02-21
  • 小伙重伤口吐鲜血 警车开道一路护送就医

    昨天下午,合肥高新交警大队民警一路驾着警车、拉响警笛在前方开道,护送载有重伤员的出租车赶往医院,平时需用近半个小时的路程,仅4分钟就到达了。4:10,赵云龙拉响了警笛,带领着出租车,驶上了与时间赛跑的护送伤员之路。...

    时间:02-21
  • 安医大图书馆血案二审今开庭 被告人一审被判死缓

    2012年12月20日7时许,胡某携带一把斧头,来到谈某常去的学校图书馆六楼阅览室,对谈某的头、颈部连砍数斧,致谈某当场死亡。案件宣判后,合肥市检察院认为该案件作案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恶劣,以量刑较轻提起抗诉,建议判处胡某死刑。...

    时间:02-21
  • 40岁男子结婚半年未办出准生证 妻子不敢怀孕(图)

    见习记者张童摄  张先生的婚育证明没被盖章。当天14时,从张店公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出来后,张先生再次拨通了傅家镇计生办的电话,计生办工作人员告诉他,最好还是先去淄博商厦开具证明。...

    时间:02-21
  • 女子列车厕所产子后弃子离开 警方接力救援(图)

    2月19日,汉中开往广州东驰的L2107次列车上,女子在厕所产下男婴后悄然离去。汨罗车站派出所一方面派民警到医院看护和关注婴儿,同时上车开展调查,在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以及询问了相关目击乘客和列车工作人员。经抢救治疗,目前睡在恒温箱里的孩子情况已有好转,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期,仍需要继续救治和观察。...

    时间:02-21
  • 口臭常是健康报警信号 口腔有异味原因多

    人们的口腔难免在某些时候发出难闻的气味,尤其是到了换季的时候。但口腔专家指出,除了口腔卫生差会导致口臭外,很多全身性的疾病也会诱发,找准病因才是去除口臭的关键。而病理性口臭就需要进行治疗,在病理性口臭中,又要分清是属于口源性还是非口源性的。...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