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正确擤鼻涕可防中耳炎 勿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

正确擤鼻涕可防中耳炎 勿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

2012-03-05 17:38:37

  正确擤鼻涕可防中耳炎

  “耳朵痛,耳朵闷,耳朵听不到,耳朵流脓水,耳朵嗡嗡响”是很多患者到医院就诊的主诉。这时,你可能患了中耳炎。

  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于颞骨内。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当中耳发生炎症病变时,将极大地影响耳的听觉功能,严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响。再者,面神经从中耳经过,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经,会导致一侧面瘫。为此,提醒大家预防中耳炎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有人擤鼻涕时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试图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向鼻后孔挤出,经过咽鼓管逆行到达中耳鼓室而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以大拇指轻压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

  游泳爱好者要掌握正确的游泳方法。游泳时用口吸气,用鼻出气,防止呛水。有中耳炎或中耳炎痊愈不久的人,不应游泳。当呼吸系统有急性感染时,咽鼓管的抵抗力降低,也暂时不要游泳。

  产妇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改变不良的哺乳习惯。在哺乳时不要让小儿平卧,头部要高一些,以防奶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中耳炎还常常是儿童时期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要注意预防。

  平时要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伤风感冒,积极治疗鼻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和口腔内的炎症性疾病。另外,要避免不当挖耳导致鼓膜穿孔而致细菌直接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中耳炎大致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以消除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因治疗为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以抗炎治疗为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分为单纯性、骨疡性和胆脂瘤性三种类型。大多伴有不可自愈的鼓膜穿孔,大部分病例需要手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加以重视,尽管胆脂瘤不是肿瘤,但它有破坏性,一旦破坏颅底骨侵入颅内,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一旦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要尽早手术。(石润杰 孙艺渊)

  • 相关阅读
  •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常见原因之一,临床出现耳闷、耳鸣、听力障碍或鼓室积液。其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治疗的关键是改善咽鼓管功能,促进中耳积液排除。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其发病原因大多是腺样体肥大。19...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