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体位性低血压易脑中风 老人起身时做到“3个30秒”

体位性低血压易脑中风 老人起身时做到“3个30秒”

2014-03-31 09:42:00

来源:扬子晚报

  平卧、久坐而站起时,头脑常会发晕。中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头晕,很可能是一种病症——“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与中风、心梗、跌倒和骨折等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采访专家:江苏省人民医院 老年心血管科 主任医师 博导 郭妍

  本版采写:李兰陵

  1

  体位改变造成低血压了

  个案:有位76岁的老人,长假期间,儿子孝敬,天天开车带他出去兜一个小时的风,没兜两天,他得了个怪病。他下车后登石阶回家,没登两级就会跌跟头。他有高血压,但药物控制,血压一般在140/80mmHg呀?这是怎么了?就医,一番诊断后,给他装了个心脏起搏器,但出院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老人兜风回来,下了车后,没走两步又跌了跟头。反复就医,后来才发现,让老人跌跟头的原因是“体位性低血压”。他再兜风回来,在座位上活动一下手脚,慢慢下车,站一会,再登台阶,就再也没有跌过跟头了。

  在中老年人群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起床一瞬间头晕,从沙发上站起时头晕,上厕所起身时头晕等。此时,人们总会想:“我血压升高了!”其实这是“体位性低血压”了!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的改变,如平卧、久坐后站起,大量的血液涌向内脏和下肢,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压。

  如果突然站起,头晕眼黑,一会就好了,那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若转为直立位后,3分钟内,收缩压较平卧时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那就是一种病症了。

  其症状,因脑血流减少,大脑一时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会造成头晕、眼花、冷汗、黑朦、摔倒,甚至晕厥等。

  2

  此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

  据统计,此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约占15—25%,75岁以上的高达30-50%。

  为何此病会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多?

  有个重要原因,是“血压调节机制”,随年龄的增高而退化了。

  心脏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一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另一种活性物质,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自主神经又受“心血管中枢”的支配。

  血管有个“压力感受器”: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外膜上,有着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们感受到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时,会将这些信息传给“心血管中枢”,血压升高时,中枢令副交感神经兴奋,让血压下降;血压降低时,中枢令交感神经兴奋,让血压升高。

  血管还有个“化学感受器系统”,对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在机体缺氧状态下,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速,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总之,“感受器”会通过“心血管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动脉血压,使之保持正常。

  人站立时,体位突然改变,血管内的大部分血液(500至1000毫升)因为重力关系,一下子涌向内脏和下肢,血压需要调节才能保持正常。年轻人的“血压调节机制”非常敏感。人站起时,调节机制立刻启动,几十秒内就会让血压恢复正常。

  “血压调节机制”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后,“调节机制”不敏感了,同时血管也硬化了,人站起后,血液涌向内脏和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脏排血量随之减少,血压就降低了。

  3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高发

  个案:一位67岁的患者,头晕2个月而就医。他白天站立时出现头晕不适,卧位休息后头晕缓解。他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诊断,他的头晕,是“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

  “老年高血压”有一个常见的特点,就是常合并“体位性低血压”。

  为何高血压,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其原因是,长期偏高的血压,不仅损害“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还会影响血管和心室的顺应性,血压的自我调节机理功能减退。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或服降压药后,在血压突然下降的同时,缺血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

  个案:一位78岁的老人,就餐结束站起时,总会出现头晕现象。他有糖尿病,他坚持服药降糖,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诊断:他头晕的原因是体位性低血压。

  为何糖尿病患者也是高发人群?

  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可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干扰站立后交感神经反射弧,引起低血压。

  再则,胰岛素也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肾上腺素不敏感,致胰岛素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占主导地位,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个案有糖尿病,餐后胰岛素的升高,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疾病,还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

  老年患者服用的许多药物,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治疗前列腺肥大的α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减少血容量的药如利尿剂等。

  4

  会导致中风、心梗的发生

  个案:一位50多岁的老总,是位高血压患者。一天他早上醒来,猛然想起有个重要会议,立刻翻身下床,刚走一步即摔倒,想喊人,呜呜地说不清楚,脑梗中风了!

  有研究指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冠心病事件及脑中风发生风险较高。

  为何容易发生脑中风?

  高血压患者因小动脉或微动脉等存在狭窄及动脉管壁增厚,如果血压骤降,即可发生脑缺血;因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脑部自身调节功能本身存在障碍,故即使轻度血压下降,亦可导致颅内血流量明显减少。如果上述两种情况并存,可导致严重的脑缺血,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个案:有位72岁的先生,除了血压高点外,身体还算硬朗。一天,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话铃突然响起,他立刻起身去接电话,随即昏倒在地,倒下时,头磕在了桌边上,几小时后家人下班回家发现,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个案:有位75岁的先生,有便秘的毛病,一次如厕后起身,突然感到头晕眼花,随即摔倒在地,急送医院抢救,因骨折住院,一个月后并发肺炎去世。

  老年患者,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摔倒,易造成颅脑损伤、骨折等。骨折不会伤及生命,但骨折,卧床不起,免疫力降低,并发肺炎,这是许多老人的死亡原因。还有慢性损伤。如反复低血压可引起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导致脏器功能快速减退等。

  大脑:脑缺血,可能损伤大脑特定区域,引起血管性痴呆。

  心脏:血压异常波动,令心脏负荷异常增高。患者随年龄的增加,心肌可呈中度或重度肥厚。

  肾脏:剧烈的血压波动可损伤肾动脉血管内皮。调查显示,中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

  5

  起身时要做到“3个30秒”

  如何预防?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老年人较年轻人控制血糖标准要高2mmol/L。

  老人降压,60岁以下的,控制标准是140-90mmHg;60岁以上的,其标准是150-90mmHg;80岁以上的,不能低于130-60mmHg,太低会造成脑缺血。

  合理饮食,避免过饱或饥饿,进餐后不宜立即起立和从事体力活动,不饮烈酒,可适当饮用少量葡萄酒。

  起床时,逐渐变换体位,做到3个30秒:先在床上躺30秒;再在床上坐30秒;再把双脚放到床下,在床沿上坐30秒,然后再双脚落地,走路。

  久坐起身时,也应动作缓慢,先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

  久站时,不时地活动双腿,有助于静脉血回流。

  高血压患者在家注意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方便医生对症治疗。

  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中老年患者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可做体位变动过大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慢舞、太极拳等为宜。

  静脉曲张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助下肢血回流!

  • 相关阅读
  • 卫生站做“人流” 孕妇死在手术台

    (记者/欧雅琴)卫生站做“人流”,孕妇死在手术台上。经初步调查核实,市卫生计生局认定该卫生站存在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范围经营妇科和检验科、使用非卫技人员开展诊疗活动、非法从事终止妊娠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近日,市卫生计生局对该卫生站依法作出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行政处罚。...

    时间:03-31
  • 制售假药搭上“网络快车”(图)

    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病的主流药品,跨区域收购假药半成品进行包装,利用新型网络终端在全国范围内批发零售,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经过一番调查,谭昌军将目标定为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主流品牌药品,然后开始指挥家人分工合作。...

    时间:03-31
  • 1631人实现遗体捐献 教学解剖遗体仍缺一大半

    在长青园骨灰林内的《生命》纪念碑前,一位遗体捐献者的亲属手捧亲人遗像寄托哀思。”  记者了解到,目前遗体捐赠是捐献者跟市红十字会或接收站签署纸质协议并公证,并没有电子信息化的识别手段。...

    时间:03-31
  • 健康提示:气温蹿高 尤其要提防心血管病

    三月下旬,杭州市急救中心平均每天多出车34趟  气温蹿高,尤其要提防心血管病  □通讯员 汪丽红 本报记者 何丽娜  早报讯 近期,杭州市急救中心...

    时间:03-31
  • 化疗不再恶心难受

    提起化疗,不少人都心存恐惧,恶心、呕吐、掉头发……以至于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因无法忍受化疗的副作用宁愿放弃延长生命的机会而拒绝治疗。”  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简称CINV),由两条关键通路调控——一个是人的中枢(大脑)通路,另一个是外周(肠胃)通路。...

    时间:03-31
  • 未能一次扎针成功 护士被患儿家属抓伤

    “家属要求‘一针见血(即一次扎成功)’,我当时说不敢保证,结果确实没扎好,就出问题了。”3月29日下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脖子被患儿家属抓伤的拜姓护士说。西一路派出所副所长王锋介绍,经过调查,小女孩妈妈的确因为护士没有一次扎针成功而打了护士,案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时间:03-31
  • 要运动不要损伤 量力而行谨慎选择

    解读:膝关节周围有很多的肌肉、韧带包裹,损伤其中一部分并不会影响步行,但可能影响以后的运动机能。解读:虽然没有骨折,但在膝关节扭伤的一瞬间,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常常发生了严重的撕裂,包括膝关节的韧带、半月板和软骨等。...

    时间:03-31
  • 天气忽冷忽热好多娃儿感冒 别让感冒拖成肺炎

    最近,像刘女士一样,在朋友圈里抱怨孩子生病的家长不少。蒋志阳提醒年轻父母,一旦孩子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等感冒症状,要尽快送医,避免因为耽误病情,而使孩子病情加重烧成肺炎。...

    时间:03-31
  • 医生:剖宫产不会“伤经络”

    最近,网上关于剖宫产的话题是风生水起。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阮志忠主任中医师介绍说,经络是个循环往复的载体,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时间:03-31
  • 提醒:孕期体重增加不应超过25斤

    高龄产妇要注意均衡的摄入营养素,最好到营养门诊监控营养状况。妇产科医生还提醒,产妇做产后运动应当遵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从轻缓运动开始,稍微有点激烈的运动都应该安排在产后42天以后,最好得到医生的许可。女性怀孕至产后经常发生的背部疼痛,是由于骨盆关节的变化以及孩子出生前所释放的荷尔蒙所致。...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