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家庭医生

静脉治疗规范化 临床疗效“更和谐”

静脉治疗规范化 临床疗效“更和谐”

2014-05-22 14:0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2日电 近日, 来自台湾长庚医院的护理管理专家将与国内静脉治疗领域顶尖专家齐聚苏州,就静脉治疗的标准化操作规范、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确保医患的双重安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交流项目承办方,BD大中华区医疗系统总监黄雪梅女士介绍到,“BD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通过搭建更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能让中国更多的医疗机构可以了解国际化的专业进展。整个中国巡讲将陆续在9大城市展开,预计覆盖超过1,000家医院,近30,000名护士。”

  来自卫生部北京医院器材处的蔡葵处长,和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建民副局长也到会,对病人安全管理和医疗器材质量的规范化表示了重视及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迅速发展,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所伴随着的临床护理和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却还没有跟上大部队的步伐。”江苏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傅容在巡讲首场中谈及我国的静脉治疗水平时如是说。“对临床护理质量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亟待引起整个医疗行业的重视。”

  无所不在的静脉治疗

  提起静脉治疗,大家可能一下子还有些“打格楞”,但是说起输液、输血,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使用频率也最高的一种无菌技术,几乎贯穿了所有疾病的治疗过程。据统计,90%以上的住院患者每天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就是静脉药物输注治疗。

  静脉治疗究竟有多普遍,从人满为患的输液室到高大上的ICU,从最基本的“打吊瓶”到抢救中的输血治疗,无一不是通过静脉治疗将治病救命的“稻草”输送到身体中。因此,说静脉治疗质量是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的关键一点都不为过。

  正因为这种高频率操作和使用范围广泛,我们经常会听到因输液差错而造成的纠纷事件发生,对病人的治疗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临床护理人员作为静脉治疗的最直接操作者和实施者,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重复交叉感染,确保操作安全同样需要得到保障。因此,对静脉治疗知识的掌握和标准的规范化操作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医患安全。”苏州市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主任委员杨益群表示。

  知识技术双规范 临床护理水平提高指日可待

  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建民副局长也出席了该项目的启动会,他表示:“静脉治疗覆盖面广,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纷繁复,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更是品种繁多。因此,对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希望此次临床护理医疗精英们在苏州的沟通能进一步献策献计,为推进我国的静脉治疗水平同策同力。”

  江苏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傅荣介绍说:“我国早在2009年就编制了静脉护理治疗相关的操作指南,从护理操作、患者护理、文书记录、感染控制、设备、工具、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并发症的处理、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通过护理人员的不懈努力,静疗技术已达到国际同步水平。但由于起步较晚,各地域医疗服务模式各不相同,同时也存在认知的差异,今年国家卫纪委又颁布了新的最低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此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除了统一的、具体的、专业化的行业标准,使用符合质量标准、安全、规范的医疗器材,摒弃劣质而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能减少并发症,保障医患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减少医疗机构的法律纠纷。” 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薛小玲补充道。

  “今年是BD进入中国的第二十个年头,也恰逢BD竞玛Intima II在中国上市十五周年的纪念。” BD中国医疗系统市场部总监朱学良在项目启动会上告诉我们:“作为静脉治疗行业的领导者,BD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护理专科的发展。这次也非常荣幸可以邀请到两岸的专家将更多先进的医院管理、护理管理经验传送到基层医疗机构。”

  BD苏州一厂厂长黄荣权介绍说: “BD竞玛Intima II密闭式静脉留置针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其独特的整体构造(导管、延长管、肝素帽一体)隔绝了护理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与血液的接触,避免了护理人员因血液暴露而感染疾病的危险。单翼持针的设计,符合中国临床操作头皮针的习惯,有助成功穿刺。全面革新的“BD万珑”专利导管材质,更利于留置与维护、保护患者血管,是在业内领先获得美国上市许可的国产留置针。”(中新网健康频道)

  • 相关阅读
  • 四川藏族男童屁股长“尾巴” 如拳头般大小

    (记者 胡敏)两岁男童沙王扎西,出生时屁股上就长出了一截“尾巴”,两年来从拇指般大小变成拳头。...

    时间:05-22
  • 广州完成全球首例3D内镜辅助下极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

    (蔡敏婕 江澜)记者22日从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获悉,该院脊柱外科完成全球首例3D内镜辅助下极外侧腰椎体间融合术。...

    时间:05-22
  • 安徽新增2例H7N9病例

    (记者 吴兰)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2日通报,该省确诊新增2例H7N9病例,两名患者均为男性。...

    时间:05-22
  • 昨日小满 饮食调养宜以清爽素食为主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时间:05-22
  • 女法官路边晕倒 两小伙上前救助

    前天下午6点,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贺凌云下班,在锁金村车站候车,突然晕倒在树下,失去知觉。南京小伙胡永福见状,赶紧报警求助,另一位不知名的小伙也上前帮扶,在两位热心小伙的帮助下,民警和救护车及时赶到。...

    时间:05-22
  • 17岁少女吸毒后经期肚痛难耐 为戒毒报警自首

    料想是半个月前的后遗症,她心生恐惧,急忙拨打了110,向民警求助要求戒毒。民警念及杨某为初次吸毒,有诚心悔过之心,而尿液检测结果为阴性也证明了杨某确实自半个月前吸毒后没有再次沾染毒品。...

    时间:05-22
  • 保障市民看病准确 南京要求医疗器具“体检”

    南京建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墙上贴着全部计量器具的检定情况。市质监局表示,将在年底前完成全市全部137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计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长期保障市民放心就医。...

    时间:05-22
  • 8岁残疾儿被亲妈捆半年 被救时脚踝勒出血

    去年底,江夏一母亲因不堪家事重负,出门时用绳子捆住残疾儿子脚踝,长达半年之久。谢某今年27岁,没有工作,19岁时与老公杨某生下大儿子杨安(化名)。民警梁斌随后联系附近的武汉瑞恩医院,院方表示将免除杨安全部治疗费,并安排最好的医生负责。...

    时间:05-22
  • 人民广场一老人突然晕倒 外国友人与市民温情施救[图]

    记者通过视频监控看到,今天上午8点45分,一名老阿姨在人民广场站闸机口处踉跄几步,摔倒在地。东方网记者注意到,两名外国友人救助时,把自己的背包垫在了老人头下,并不停地与老人说话。...

    时间:05-22
  • 北京市疾控中心:被毛毛虫咬伤用胶布粘

    毛毛虫、黄蜂、蜈蚣、蜘蛛……天一热,虫子们也纷纷出动。”  蜘蛛、蝎子、蜈蚣等毒性较强,有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和溶血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因此,在野外绝不可招惹分辨不清的昆虫。...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